人体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某些部位由于长期承受压力和磨损,容易出现损伤。我们的骨骼也是如此,长期承受过度疲劳的压力,就容易发生慢性损伤,最终导致疲劳性骨折。
想象一下,那些长期集中、重复而快速的轻微伤害,像落在骨骼上的细小砂砾,日积月累,慢性骨折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这些伤害在医学上被称为疲劳骨折或隐性骨折,当医生诊断时,往往已经形成了骨痂。
疲劳骨折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们常常出现在第二跖骨和肋骨等特定部位。让我们以第二跖骨为例,探究一下这种骨折的原因。
当我们站立不动时,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我们的脚上。而在正常的步态下,身体前进时,重量主要由一只脚的第一跖骨头支撑。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的第一跖骨可能较短。全身的重量在步态前进时,会转移到第二跖骨上。由于第二跖骨比第一跖骨更细,长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就容易发生损伤,这就是疲劳骨折在第二跖骨中常见的原因。
这种疲劳性骨折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例如,田径运动员和新兵由于长期的训练,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技巧或穿着不合适的运动鞋、军鞋,进行长途行军训练、长跑,特别是越野长跑时,第二跖骨就会受到长期、反复、快速、轻微的冲击,伤害主要集中在跖骨干远侧的部分,因此骨折常常发生在这里。这种骨折有时也被称为行军骨折。
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往往有其解剖学上的原因,再加上一系列诱发因素导致骨折的发生。由于疲劳性骨折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与急性骨折不同,因此容易发现并及时治疗。
通常,只有在骨折部位才会感到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恶化。体检时,骨折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疼痛处可以摸到骨肿块。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对于疲劳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新鲜骨折相同。前六周主要进行石膏治疗,然后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如果是肋骨骨折,还需要治疗慢性咳嗽等症状。
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疲劳状况,避免长期过度使用某些部位,预防疲劳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