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诞生之际,有时会在其娇嫩的面庞或躯体上发现一抹殷红的胎记。这并非诅咒,而是被称为儿童血管瘤的体征。尽管名字听起来令人忧虑,仿佛与癌症息息相关,但实际上,除非出现在特定部位,否则它大多只影响孩子的外貌,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
对于儿童血管瘤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其类型。传统的分类方法虽然复杂,但对于准确治疗至关重要。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毛细血管瘤
又可细分为三种:
1. 新生儿痣:一种浅红或浅蓝色的表皮变色,常出现在头部中线后部、颈部或骶部。它在出生时便存在,通常在几个月内逐渐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2. 皮肤毛细血管瘤:包括橙红色斑点、葡萄酒斑点和蜘蛛痣三种临床变异,都需要治疗。橙红色斑点平坦,不高于皮肤,主要分布于前额、上眼睑等位置;葡萄酒斑点则呈现深色、深紫色,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5岁后建议手术切除。蜘蛛痣从皮下中心发出许多放射性扩张的皮肤毛细血管,形状似蜘蛛。
3.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生后几天内便会发现,随后逐渐增大,通常高于皮肤,颜色鲜红。虽然有可能自然消退,但手术切除更为安全。
第二类:海绵状血管瘤
由充满血液的腔隙或窦大量形成。过去采用硬化剂注射、放疗、电凝固等方法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有并发症风险。目前主要推荐手术治疗。
第三类: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与小动脉、小静脉一致。多见于头皮或四肢。早期发现应积极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儿童血管瘤的症状时,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接受详细检查,确定血管瘤的类型。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检查结果,制定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治疗计划。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
了解这些关于儿童血管瘤的知识,有助于家长更好地认识这一病症,从而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