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耳气压损伤?中耳气压损伤,也被称为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是一种因鼓室内气压无法随着外部大气压的急剧变化而相应调整的病症。这种病症的源头何在呢?
我们需要了解咽鼓管的重要作用。它是连接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在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但在我们吞咽、打哈欠、唱歌或用力擤鼻子时,它便会打开以调节鼓室的气压。
当某些病理状况如鼻炎、咽炎、鼻窦炎、鼻咽部病变、肿瘤、牙咬合不良、腭裂等,或缺乏相关的卫生预防知识,以及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如飞机升降、潜水深度变化等,都可能影响咽鼓管的正常通风功能,从而容易导致中耳气压损伤。
当外界气压急剧下降,如飞机上升时,鼓室处于相对高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鼓室内的正压会使鼓膜外凸。只要鼓室内外的气压差不超过一定的限度,鼓室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调节来平衡内外压力。在飞机上升时,中耳气压损伤并不容易发生。
但相反,当外部气压急剧增加,例如飞机急速下降时,鼓室会相对形成负压,导致鼓膜沉降。由于咽口受到周围高压的影响,不易打开,使得外部气体难以进入鼓室,从而导致中耳负压增加。这种负压会扩张粘膜血管,引发血清泄漏或出血,严重的还会导致粘膜水肿、室内积液、粘膜出血或室内积血等问题。
除了上述的病理原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可能导致中耳气压损伤。例如,潜水员在每次潜水深度增加一个大气压时,如果不及时吸收压缩空气,也可能造成中耳气压损伤。
我曾亲身体验过祛疤的过程。在经历两次冷冻祛疤后,虽然疤痕表面看似消失了,但实际上疤痕还在。这也让我深刻理解到,对于中耳气压损伤这样的病症,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关注。
中耳气压损伤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病症。特别是对于飞行员和潜水员等高风险人群,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了解并避免可能导致这种病症的行为,也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