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篇
组织胞浆菌心包炎,通常呈现良性态势,通常在两周内得到缓解,无需两性霉素B治疗。对于胸痛、发烧、心包摩擦声和渗出等症状,非固醇抗炎药成为治疗的首选。当心包积液达到心脏压塞的程度时,紧急措施如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排水便成为必要。尽管心包钙化收缩并非常见,但对于伴随严重全身感染的患者,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是明智之选。
非组织孢子菌心包炎的诊断较为罕见,且不会自然缓解。这种病症可能因原发病或真菌性心包炎以及心肌疲劳而危及生命。当心包炎与球孢子菌传播相伴时,治疗更为迫切。曲菌病和芽生菌病的药物治疗可选择B静脉注射,而南美芽生菌病则需要氨苯磺胺。对于念珠菌性心包炎,伴随真菌败血症和传播感染时,两性霉素B治疗和心包切开排水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许多非组织孢子真菌心包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心包炎真菌感染,甚至导致严重心包狭窄。尽管心脏阻塞并不常见,但心包切开排水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心包中注射抗真菌药物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帮助。
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可能伴随严重的毒性反应,正确的诊断,最好通过组织学检查或培养后确认,显得至关重要。伊氏放线菌病和星形诺卡菌,这两种介于真菌和细菌之间的生物,可能引发无痛感染,并通过胸部、腹部或面部脓肿侵入心包,进而发展为心脏压塞和慢性狭窄心包。
预后篇
组织胞浆菌病、隐孢子球虫病、放线菌病、诺卡菌病等多种真菌病都可能累及心包。这些病症多见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如白血病患者或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以及艾滋病患者。组织胞浆菌病心包炎可能导致大量心包积液,甚至引发心包填塞。而其他真菌引发的心包炎,其心包渗出过程较为缓慢,可能导致心包增厚、钙化和缩窄性心包炎。
在与这些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及早诊断和治疗成为关键。通过深入了解病症的特性和发展趋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战胜病魔,重获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