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如何确定精神分裂症引起的不协调性兴奋

不协调性兴奋,是一种在精神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反映了人们思想感情与动作行为之间的不协调。这种情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尤为常见。精神分裂症,这一重性精神疾病的源头尚未明确,多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起病。它像一块迷雾,遮蔽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如何判断这种不协调性兴奋是由精神分裂症引发的呢?我们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状况,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别。

我们需要区分的是精神运动性兴奋,也称作行为兴奋。当动作和行为在当时的情境下显得增多,且与当事人的思想感情相协调,同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也配合得当,我们称之为协调性兴奋。例如,情绪激动时的兴奋、轻躁狂时的兴奋就属于此类。当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出现失调,那就表现为不协调性兴奋,这种情况在精神分裂症中更为常见。

除了精神运动性兴奋,我们还需要关注精神运动性抑制。这指的是动作和行为的明显减少,如果减少到影响日常活动的程度,那就属于病态。其中,木僵是最典型的一种表现。在木僵的状态下,患者会表现出不言不动不食、整日卧床、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等症状,目光呆滞,表情僵硬。这种状态如果不经治疗,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也有可能突然自动好转。还有蜡样屈曲、违拗症等症状,也常在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上出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可能的状况,如失用、失写和失算等。失用是指失去正确完成有目的动作的能力,这种情况见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缘上回损害时。失写则是失去书写能力,这种情况出现在额中回损害。而失算则表现为失去计算能力,同样表现为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引发的不协调性兴奋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我们对多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准确鉴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病症,为那些深受其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和温暖。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