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些细菌导致尿液中充满菌尿和脓尿。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与下尿路两类。依据病程长短,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尿道炎。急性尿道炎,来势汹汹,但只需1~2周的治疗即可恢复健康。而慢性尿道炎则会持续折磨患者长达3~4个月。
在急性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针对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尿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策略;选择的抗生素应尽量满足在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要求;药物治疗必须遵循足够的疗程,确保症状消失且尿培养转阴后继续服药半个月;我们必须避免滥用药物,防止发生肾毒性反应。对于尿路畸形、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等诱因,应及时治疗。
在急性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与急性肾盂肾炎的区分。虽然这两种疾病都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但急性肾盂肾炎在进行CT检查时会出现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而急性尿路感染的CT检查则无异常。我们还要考虑到肾结核的可能性,结核病患者通常不适用抗菌药物。在诊断时,我们必须认真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通过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确切的鉴别,因为急性尿路感染还需要与其他全身疾病如感冒、疟疾等进行鉴别区分。
治疗尿路感染时,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每一个细节,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到消除诱因,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在诊断时也要严谨细致,确保准确鉴别各种可能的疾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