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又称为基本生命支持术,是对于心搏骤停的急救措施之一,必须在4至6分钟内实施。其目的在于减缓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的坏死,因为四分钟后大量脑细胞的缺氧会导致脑损伤,而超过十分钟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部损害。此技术主要应用于因意外事件导致的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并不适用于心肺功能严重衰竭或绝症终期的病人。无论是因为溺水、触电、毒气或药物中毒等事件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都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
那么,心肺复苏包括哪些内容呢?
是胸外按压。施救者需要使用一手按在胸骨中下端,另一手叠放其上,并垂直下按。按下的频率应为每分钟100至120次。这是为了通过外部力量驱动血液循环。
开放气道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步骤中,施救者需要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抬起下颌,确保下颌角与耳尖的连线与地面垂直。这样可以让患者的气道畅通无阻。
是人工呼吸。施救者的口需要包住患者的口唇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应为2:30。这意味着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那么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手要绷直并垂直下压。下压深度应超过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同时要用掌根进行按压。在开放气道时,要先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清理内容物,同时可以轻轻托住患者的后颈以保持稳定。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捏住患者的鼻子以确保气流直接进入气道,避免从鼻腔逸出。通过这些细致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