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吃蛋黄派被查出酒驾”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人尝试以食用含酒精的食物为借口,逃避酒后驾车的责任。这一切的伎俩都无法逃避部门的严格检查。
随着一份“被酒驾”食物榜单在网络上流传,公众开始了解到许多日常食物和药品可能含有酒精成分。这其中包括蛋黄派、提拉米苏、腐乳、木瓜水等食品,以及藿香正气水、正骨水等药品。一些注射液、漱口水甚至水果,如果储存不当,也可能产生酒精。
对于真正的酒驾行为,谎称吃了含酒精的食物或药品是毫无意义的。市部门明确表示,如果驾驶人因为食用这些食物或药品而被查出酒驾,可以通过漱口或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检测来洗脱冤情。但如果被测试仪判定为“醉驾”,那么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抽血。
尽管广州目前尚未发现因类似食物导致的“酒驾”处罚,但部门仍然提醒市民注意,不应该利用含酒精食物作为逃避酒驾责任的借口。如果是真的喝了酒,企图用吃含酒精的食物来蒙骗是行不通的。
公众应该明确一点,“驾车不喝酒,喝酒不驾车”的原则仍然适用。对于那些因误解而陷入恐慌的市民,可以放宽心,因为部门会公正、严格地执行酒驾检查。如果真的因为吃了含酒精的食物而被误查,只要按照部门的指引进行操作,一般都能顺利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真正酒后驾车的司机,应该意识到这是非常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行为。酒后驾车不仅危害自己的安全,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决遵守交通规则,拒绝酒后驾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