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发布的检验监管报告令人忧虑,进口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去年全年,不合格批次检出率竟然高达10.2%。
这份检验报告详细揭示了进口服装存在的多项不合格问题。其中,安全和成分指标不合格的现象尤为突出。色牢度不足、成分标识错误以及PH值超标等问题频频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合格项目,如甲醇含量超标、禁用偶氮染料不合格等。而不合格产品的产地主要来自于全球各地,包括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印度、中国香港、葡萄牙、日本和美国等。
针对进口服装存在的这些安全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向消费者发出提醒。在选购进口服装时,我们应该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印染等生产环节需要加入各种燃料制剂等化学制剂,如果漂洗不充分,部分有害物质会残留到纺织面料上。这些不合格服装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可能会破坏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刺激皮肤和黏膜,甚至可能诱发癌症等严重后果。
服装与食品不同,其对人体的危害更加隐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伤害。我们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的服装应该先用清水洗一遍,特别是内衣和婴幼儿的服装。这里给大家一个小窍门:购买服装后可以先闻一闻,如果服装散发出异味,如发霉、鱼腥味、香味或臭味等,都需要特别警惕。
我们购买进口服装时,还需要留意服装上的标签。我国服装安全分为A、B、C三类,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是否注明安全系数级别。让我们共同关注进口服装的质量问题,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毕竟,健康无价,选择合适的服装是我们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