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澳研究表明:一个眼神可对付“熊孩子”

“熊孩子”让家长陷入苦恼,尝试言语教育不见效,如何在叛逆期给予正确引导?近期,澳大利亚研究带来惊人发现:眼神交流或许是治愈那些行为顽劣的“熊孩子”的妙方。

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孩子偶尔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乱发脾气、不遵守规则等。对于部分孩子而言,这些行为可能愈演愈烈,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这种行为失当的病态不仅对孩子自身造成困扰,更让身边的亲人倍感压力。

罗谢勒·伦鲁特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熊孩子”大致可分为两类:暴力型和冷酷型。对于暴力型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如教导他们如何控制情绪和行为,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等。对于冷酷型的孩子,人们往往束手无策。

这类冷酷的“熊孩子”并非刻意装酷,而是他们真的无法敏锐地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往往忽略人脸上的重要情绪表达部位——眼睛。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研究人员指导这些孩子观察他人的眼神。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简单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他们对他人情绪的辨识能力。

除了眼神交流外,家长在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时,还需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与孩子打成一片,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育,是更为有效的策略。家长应避免使用打骂等极端手段,因为这些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可能导致孩子更加叛逆。

当面对“熊孩子”的挑战时,家长不妨尝试将目光放在孩子的眼神上,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以平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眼神交流可能是一把关键的钥匙,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