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一名年仅15岁的高一学生洋洋沉迷于网吧与游艺厅的世界,喜庆的春节过后,他突然出现了奇怪的抽搐症状。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他被诊断为患有癫痫。让人担忧的是,近期多家医院的神经外科里,像洋洋这样的癫痫小患者突然增加了不少。他们共同的诱因,便是寒假和过年期间频繁上网打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诱发抽搐乃至癫痫的风险。
癫痫,这一临床综合征的背后,隐藏着脑部神经元的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专家们警告,电视、电玩、游戏、舞厅等场所的光线刺激,以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癫痫诱发因素。当你在极度疲劳、高度兴奋或彻夜不眠时,每一次抽搐都可能增加你走向癫痫的风险。
那么,一次抽搐是否就会演变为癫痫呢?上海曲阳医院癫痫中心的郭辉教授表示,偶尔的一次抽搐并不需要过于紧张。家长应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网络娱乐时间,每次最好控制在45分钟以内,并注重休息。
当我们看到癫痫病人抽搐时,很多人会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来试图终止发作。微微健康网提醒我们,抽搐是大脑过度放电的表现,一旦发作,无法控制,我们只能等待放电终止,抽搐才会停止。遇到病人抽搐发作,最好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这样的做法对病人毫无帮助。有些人会在病人的阵挛期强行按压病人的四肢,试图减少病人的痛苦。过分用力可能会导致骨折和肌肉拉伤,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面对癫痫,我们需要的是理解与关爱,而不是强行干预。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远离癫痫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