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爱新觉罗·胤祉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康熙帝第三子,生于十六年(1677年)二月二十。自幼酷爱学术,备受康熙欣赏。法国会士白晋曾写信给法王路易十四,提到康熙亲自为胤祉讲解几何学。
胤祉在康熙帝在位期间,被封为诚郡王,但曾因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而被降为贝勒。四十七年,揭发胤禔请喇嘛用巫术镇魇皇太子胤乃,以及胤禔和胤乃被拘禁后,他也遭到囚禁。但太子复立后,他又被晋封为诚亲王。
胤祉不太热心皇储事务,不党附权势,专注于编书。他命其门客陈梦雷编纂类书,成书《古今图书集成》。他还主持编纂《律历渊源》,集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体,尤擅书法,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
雍正即位后,胤祉改名为允祉。雍正六年六月,因贪婪被降为诚郡王。由于他与太子素来亲睦,被命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虽然两次复封亲王,但最终因罪被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他在景山禁所病卒,享年五十六岁,以郡王礼葬。
关于胤祉的评价,雍正帝认为他是一位有才能但难以驾驭的兄弟。他的行为乖张不孝,亲近陈梦雷等人,参与祈禳镇魇等活动。他的儿子弘晟也被指责为凶顽狂纵,助纣为虐。也有观点认为胤祉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主持编修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被广泛认可。史书中还记载了他的许多事迹和生平。
爱新觉罗·胤祉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长河中。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清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宫廷纷争,也展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才华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