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吴尊友谈社会层面不断查出感染者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近日在微博上对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为何我们不停地从管控人员和社会层面查找出感染者?”他提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这些感染者可能正处于检测的“窗口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刚刚感染新冠病毒,病毒还未开始向外排出,因此在核酸检测中显示为“阴性”,也就是假阴性。这些感染者会留在社会中,由于他们造成的传播,就会产生新的社会层面感染者。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也是我们反复筛查寻找感染者的原因之一。

可能存在漏检的情况。尽管我们要求在全域范围内进行核酸筛查,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部分人未能参加检测。安全码软件的“弹窗”功能虽然可以督促大家进行检测,但如果感染者不外出,“弹窗”对他们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就可能造成漏检。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警惕并改进的环节。

采样质量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在采集核酸样本时,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咽拭子未能涂抹到鼻咽部位周边,采集不到符合要求的标本,就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提高采样质量,规范操作流程,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还有一些感染者是间隙性排毒。他们并不是持续地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排毒。如果感染者在做核酸采样的那个时间点刚好不排毒,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为阴性。这种情况也需要我们反复、多次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覆盖率。

吴尊友专家的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防控,完善检测体系,确保不漏过一个感染者,保护我们的社区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