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上海交通大学颜德岳院士团队破解癌症治疗难题,研发出新型纳米药物自输送系统
在一场与癌症的较量中,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颜德岳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药物自输送系统,这一纳米给药系统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惊人的治疗效果,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的希望。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已经在线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当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小分子化疗药物存在诸多痛点,如生物利用度低、选择性差、多药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大等。为了实现小分子化疗药物的有效利用,颜德岳研究团队不断,最终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纳米自输送系统的新理念。
这个新颖的系统将亲水性的抗癌药物与疏水性的抗癌药物巧妙地通过生物可降解的酯键连接起来,形成两亲性药—药缀合物。因其具有两亲特性,该药物在水中能够自主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使药物分子实现纳米化。
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小分子化疗药物相比,这种纳米药物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更长,更容易在肿瘤部位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的可能性。最令人振奋的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纳米药物系统能够在无需任何外部载体辅助的情况下,实现小分子药物的自主输送,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这一重大突破不仅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我们期待颜德岳院士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新闻推荐】随着研究的深入,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他领域如生物技术、医药研发等也将受益于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