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警告,关于雷公藤制剂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雷公藤制剂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治疗窗相对较窄,长期连续服用可能引发肝、肾、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损害。对此,食药监局强调患者必须关注该制剂的用药安全。
该局建议,患者在服用雷公藤类药物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且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不宜连续用药超过三个月。在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随诊并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加强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的监测。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儿童、育龄期有孕育要求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及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该禁用雷公藤制剂。
雷公藤作为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其制剂作为免疫抑制剂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良反应。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显示,涉及雷公藤制剂的病例报告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药物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精子数量减少、心律失常等。虽然其他含雷公藤中成药制剂目前尚未收到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但由于其成分与雷公藤相似,其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和完善,加强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并积极研究药品的质量和工艺,做好雷公藤制剂的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作为患者,我们也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用药安全,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全地使用雷公藤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