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航天员在太空吃甜粽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期间所品尝的粽子,总是带着浓厚的甜蜜味道,这背后与太空食品的特别储存和加工要求息息相关。以下是关于这一独特现象的详细记录:

一、太空甜粽的历程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神舟九号任务(2012年)是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中欢度端午节。当时,他们品尝的是八宝饭甜粽,这一传统美食成为了太空中的节日盛宴。随后的神舟十号任务(2013年),航天员们又享用了真空包装的豆沙甜粽,香甜可口,这一事件也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甜党胜利”的热烈讨论。而到了神舟十六号任务(2023年),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航天员在轨期间同样享用了甜粽,这些粽子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提前送达空间站。

二、太空粽的特殊设计

为了满足太空环境的特殊要求,太空粽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微重力环境和长期储存的需求。其形状被设计成扁平状,方便存储和运输。采用真空包装技术,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在食用时,需要通过空间站配备的专用食品加热设备进行复热,以确保粽子的口感和安全性。

三、选择甜粽的背后原因

为何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期间会选择甜粽呢?从工艺稳定性的角度来看,甜味馅料(如豆沙、八宝)在真空封装和长期保存过程中更不易变质。高糖分食品有助于航天员快速补充能量,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在太空环境中,甜粽作为一种能量补充食品,能够更好地满足航天员的生理需求。

从2012年首次在太空中欢度端午至今,甜粽始终是中国航天员的节日食品选择。这不仅体现了航天食品研发中实用性与文化传承的结合,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在太空中品尝甜粽,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航天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