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收回扣成潜规则 中国医疗行业病入膏肓

不久前,浙江杭州发生的“回扣门”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曝光,让许多网民感到愤怒,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而实际上类似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

与此另一则报道从山东某医院传来,一位名为杨国梁的医生拒绝接受医疗回扣,并举报自己所在的医院存在收回扣成潜规则的现象。这位反回扣的斗士的初衷无疑是令人敬佩的,然而结果却是令人感到悲伤。他不仅被同事孤立,甚至被医院指责,而我们的卫生局官员却对他的行为表示质疑,称其“疑有人格障碍倾向”。

当收回扣成为一种常态,那些拒绝收回扣的人自然就成了异类。在这种环境下,异类的下场往往很悲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医疗业的积弊已深,回扣歪风已经渗透到了行业的。

如今,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需要经过多层环节,包括药商、医药代表、招标人员、医院领导、药剂科、科主任、处方医生等。这些环节层层蚕食,导致药价不断攀升。如果医药行业的这些蛀虫得不到应有的惩治,那么医改的惠民实利恐怕就会被他们一点点掏空。

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医疗行业环境下,试图依靠个人力量打破回扣潜规则显然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善良的堂·吉诃德医生,还是神秘发帖人,他们都无法仅凭个人之力改变整个行业的现状。我们应该将医疗回扣内幕由个人举报推向制度防范的前台,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净化医疗行业环境才是解决之道。

针对医院回扣成风的现实情况,国家除了在加大医疗投入之外,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例如理顺药品定价体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加强医疗监管等。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医药行业的蛀虫继续吞噬百姓的利益。为了根治医疗领域的痼疾,有关部门需要下定决心铲除不良土壤,就像下“刮骨疗毒”的决心一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