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药监局躲猫猫 毒胶囊该怎样收场

毒胶囊事件愈发严重,随着更多涉事企业和问题产品浮出水面,我们惊觉被曝光的13批次问题胶囊仅仅是冰山一角。回溯至八年前的消息,早在2004年,央视的一次采访便揭露了阜城的工业胶问题,一位商贩透露,当时该地的胶全是工业胶,高达九成全都用于生产食用胶囊。这些不法行为被媒体曝光后,阜城县随即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治理整顿。但由于需求过大、利益驱动,毒胶囊问题很快再次浮出水面,演变成今日我们面临的严峻局面。

浙江省食药监局透露,截至目前,在新昌县被曝光和通报的涉嫌铬超标企业中抽取的61批次产品,检测结果显示合格32批次,不合格29批次。在新昌其他胶囊企业中抽取的产品也正在进行检测中。而上海一家医药企业采购自浙江新昌康诺胶囊有限公司的空心胶囊样品被检测出重金属铬超标。与此上海当地两家药用胶囊企业的抽检结果合格。这些事实和分析都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产品数量远不止13批次。

在公众焦急等待真相之际,国家食药监局内部人士的表态却引发了公众的困惑。他们表示,“目前还处于存疑阶段,这些产品是否真的铬超标,还需要看进一步的抽检结果”。这样的态度让公众不解,明明铁证如山,为何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食药监局似乎在玩一场躲猫猫的游戏,而公众不禁担忧,如果这次躲猫猫成功,毒胶囊是否会再次肆虐?问题的根源虽然在于企业,但责任却落在食品药品监督局。我们真心期望食品药品监督局能彻底负责,确保人民的健康安全不受侵害。

这一事件不仅令人痛心,更是对监管部门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力度,彻底查清问题源头,严格惩处涉事企业,并加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也希望公众能够保持关注和警惕,共同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