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国内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再次被媒体曝光涉及虚假的保健品广告。这不禁让人质问,关乎健康的商品,岂能造假?健康,又怎能容忍虚假宣传?
这家企业一直以“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文化宗旨和“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并成为了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保健品虚假广告的阴影,不断引发社会风波。
回顾该企业的事件,我们发现其虚假广告行为早已有之:
早在2000年,该企业借助名人的影响力,大肆宣传向某希望小学捐献补钙口服液。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调查却发现,该希望小学并未收到任何补钙口服液。
2001年,该企业旗下的某口服液因夸大宣传受到济南卫生局的认定。该口服液作为保健食品,其外包装说明却超出了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围,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规定。
此后,该企业的虚假广告行为愈发严重。2005年,其某系列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因夸大保健功效、涉及医疗宣传、违背医学原理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多地工商局公示为虚假广告。
到了2007年,该企业广告中声称其产品具有治疗眼病的效果,被国家药监局指为违法广告,涉嫌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更令人震惊的是,2008年该企业的一些产品广告中,标示的广告批准文号为虚假,未经审批,被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为虚假广告。
不仅如此,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某饮用水被检测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导致产品全国下架。这一事件更是让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面对这一系列事件,我们不禁要问:这家企业是否还能继续坚守“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承诺?消费者的健康又该如何保障?希望企业能够真正意识到虚假广告的严重性,以诚信为本,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健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