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常面临血小板活性增高的问题。对于心肌梗塞患者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冠心病呢?除了注意日常的饮食调理外,还需知道具体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发作的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现象较为普遍。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冠脉中,常常可以看到大量肥大细胞的聚集。这些肥大细胞可以释放诸如白细胞三烯、组织胺和一些前列腺素等物质。当心肌缺血时,白细胞还会释放游离氧基,从而损伤内皮细胞。这些由白细胞释放的产物能够活化血小板,引发血管痉挛,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并促使嗜中性白细胞游动。这些反应共同构成了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机制。
通过采用某些药物或治疗措施来抑制这些反应,可能有助于打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某些环节,从而延缓其进程、减轻粥样硬化的程度、缩小冠脉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的范围。例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够防止冠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
调查数据显示,爱斯基摩人和北极圈其他居民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普遍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则较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与他们摄入的EPA含量较高有关。国外众多研究也证实,EPA在防治冠心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鱼肉、鱼油和EPA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近年来冠心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
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应用EPA和DHA或者适量摄入鱼肉、鱼油可能是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海鱼是一个很好的来源,不妨在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
以上内容主要介绍了心肌梗塞患者如何预防冠心病。若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心肌梗塞的知识,建议前往祛斑宝网查阅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