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灰霾转化“污染雾”肆虐珠三角

广东的雾天愈发频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近日,广东省多地接连出现大雾天气,特别是在世界气象日前后,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更是受到了罕见的“污染雾”侵袭。广州的能见度一度不足200米,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健康威胁。

灰霾专家、中央气象局二级研究员吴兑指出,“污染雾”与传统意义上的雾不同,它并非简单的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相反,它是由灰霾中的有害成分如尘、硫酸、硝酸等吸湿涨大而形成。这种污染雾实际上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是雾和霾的结合体。在南方地区,由于空气湿度较大,雾的成分相对较多,霾的成分相对较少。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污染雾”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出现尤为明显。珠三角地区作为城市建筑群密集区域,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巨大。加之海边地区空气中海盐离子的增湿作用,使得湿雾与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相互混杂,形成了这种不清洁的雾天气。特别是在广东地区每年三月的回潮天气期间,空气湿度更大,“污染雾”天气也相对更为频繁。

虽然相对于北方的雾霾天气来说,“污染雾”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其置之不理。毕竟广东地区的污染物扩散条件虽然较好,但仍需加大治理力度。火电厂和机动车尾气是广东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根本之策。在出现“污染雾”时,老年人和儿童应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时应佩戴口罩;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可以在上午时段紧闭门窗,等到下午两三点后再开窗透气。

灰蒙蒙的雾天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夹裹的污染物更是对健康构成威胁。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共同抵御这种“污染雾”天气的侵袭。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