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夏日炎炎小心虫咬引发皮炎

随着夏季的脚步渐近,高温与虫类的活跃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脚蚊的叮咬或许只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却需要家长们的格外关注。而那些具有传染性的虫类,如蟑螂等,无论是对大人、小孩还是宠物,预防工作都至关重要,因为一旦被咬,很容易引发皮炎。

每个人的皮肤对虫咬的反应都是独特的,有的人可能毫无感觉,有的人却会在被咬部位出现丘疹、风团,甚至水泡。有趣的是,婴幼儿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脱敏,对虫咬的肿胀反应明显减轻。而那些过敏体质的人,甚至在远离虫咬的部位也会出现皮疹。

不同的虫子也有着不同的咬人习惯和毒素释放方式。蚊虫多在白天活动,臭虫则昼伏夜出。臭虫在白天躲在床板缝隙中,晚上出来觅食,其活动较慢,被咬部位常呈线状。而跳蚤则因其惊人的弹跳能力,能从地面蹦到小腿上叮咬,所以其叮咬部位大多在小腿及足背等外露部位。

家有宠物的人需要注意,宠物的清洁卫生是防止丘疹性荨麻疹的关键。外出时,特别是在草丛中行走游玩,建议穿长裤、扎紧裤口。一旦出现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若成人被虫叮咬后,可立即涂上特定药物并适当轻揉,这有助于明显减轻虫咬后的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外用药虽能止痒,但使用时需注意浓度,避免刺激性。对于婴幼儿,如肿胀明显,应使用冷水毛巾湿敷,避免外用刺激性药物。虫咬后,若局部明显红肿或疼痛,可能是对虫咬毒素的反应或过敏,甚至继发细菌感染。成人可口服抗组胺药或抗生素,病情严重时需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这个夏季,让我们做好预防工作,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虫类的侵扰。而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虫咬,也要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容忽视。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