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宾川县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经过国家卫生部、云南省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共同努力,疫情处置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确诊患者感染的是片形吸虫。
这一疫情的发现始于去年10月底,一位名叫李绍家的中年男子及其儿子在宾川县州城镇出现高烧和肝区疼痛等症状。他们辗转多家医院,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大理州卫生局局长丁一先得知情况后,积极动员他们继续治疗,并决定对所有患此病的住院病例实行新农合报销不封顶、全部免费治疗的政策。
经过各级专家的深入调查,最终确诊患者感染的是片形吸虫。这种寄生虫在我国较为罕见,过去有记载的确诊病例不多。宾川县的这起疫情感染人数众多,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疫情发生后,省卫生厅立即派出专家组前往大理指导处置工作。经过调查,专家组发现州城镇水井箐周边存在散养的牛、羊,以及椎实螺等环境,这些环境中查见了片形吸虫的传播环节。因此得出结论,宾川县州城镇为片形吸虫病自然疫源地。当地居民因食用凉拌蔬菜等饮食习惯,存在感染片形吸虫的风险。
经过临床诊断,26例患者确诊为片形吸虫感染。卫生部专家带来的药物三氯苯达唑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大部分患者体温已降至正常,陆续治愈出院。目前,剩余患者的治疗药物也即将到达。
据了解,片吸虫病的整个生活史过程约10~15周,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12年。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低洼潮湿的沼泽地的水生植物,或是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等。在有生食牛、羊的肝、肠习惯的地区,虫体还可能寄生在咽喉部。公众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生食可能污染的食物,以预防片吸虫病的发生。此次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公众仍需保持警惕,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