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市区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一场手术过后,患者杨焕杰的体内意外发现了一块手术刀的残留。面对这一震惊的发现,杨焕杰愤怒之余,决定前往医院寻求解释。他所听到的回应却让他更加震惊和愤怒。院方竟然轻描淡写地表示:“损失贵重刀片真倒霉。”
杨焕杰立即找到了他的医生,心中满怀疑虑:“这个东西掉到我身体里,会有什么危害?”医生的回应却让他心如止水:“你们怎么这么纠结呢?你们知道这把手术刀的价值吗?数十万块钱。就是因为给你们做手术,才弄坏了,我们现在都不能用了,我们多倒霉啊。”
这番言论让人愕然。难道患者的生命在医护人员眼中竟比不上一把手术刀?难道他们认为手术刀的价值超过人命?这样的态度让人不禁对医者的初心产生质疑。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明代龚廷贤曾言:“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这说明了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死所系,性命攸关的。
在这个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是患者过于偏激,还是医生缺乏医德?这把手术刀的价值真的高于人的生命吗?生命无价,任何医疗失误都不应被轻描淡写地视为“损失”。院方的这种态度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医生职业道德的严重背离。
明代名医喻昌认为,医生应该诚心诚意地对待病人,耐心开导,如对君父。如果医生能够用真心和责任去对待每一位患者,用情感去感化他们,用道理去说服他们,那么医患关系又怎会紧张呢?显然,医德的缺失才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面对这样的医疗事故,我们不能不感到痛心。医院和医生是拯救生命的地方,而不是轻视生命的场所。手术刀再昂贵,也不能成为漠视人命的借口。这样的医生、医院,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我们必须坚守医德,尊重生命,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