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致命“麦螺”:福建阿婆食用后陷入昏迷
近日,一则关于“福建阿婆吃下六两麦螺,十分钟后中毒成植物人”的新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麦螺,这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其毒性如此剧烈,令人闻风丧胆?一旦中毒,是否有解药?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
据报道,福建罗源的陈依姆因食用仅六两的麦螺,短短十分钟后便出现中毒症状,至今仍然躺在当地医院的ICU病房内,处于昏迷状态。医生称,因颅脑长时间缺氧,陈依姆很可能成为植物人。
麦螺,学名为织纹螺,其外形尾部较尖,螺体细长,大小与指甲盖相仿。别小瞧这小小的螺蛳,其毒性却不容小觑。短短五分钟内便可引起中毒症状,最长的潜伏期也不过四小时。福建罗源的陈女士便是迅速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被送往医院后半小时便进入昏迷状态,手脚皮肤开始发黑。
专家介绍,织纹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本身无毒的织纹螺因摄食有毒藻类或是在生长环境中富集、蓄积藻类毒素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得织纹螺体内的毒性大增。
因连续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死亡事件,2012年7月卫生部曾发出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部分沿海地区的吃螺传统使得禁令之下仍有商贩违规售卖,也有消费者抱有侥幸心理。对于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物。卫生部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并出现口唇麻木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因一时贪嘴而冒险食用。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远离毒物,珍惜生命。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力度,严格执法,确保禁令得到贯彻执行,保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