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地区国中小学营养午餐、团膳白米饭惊传添加不明药水?据《壹周刊》报道,当地提供团膳、便当店以及多家学校营养午餐现煮白饭的工厂,竟使用含有“反丁烯二酸”、“醋酸钠”成分的药水煮饭,引发公众恐慌,怀疑此举是否为了防腐。对此,毒物专家颜宗海医师表示,这两种成分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合法用于加工制品中。关于可能损害肝肾甚至致癌的说法,确实有些言过其实。
被点名的“甫洲米食工厂”总经理吴宗霖喊冤,澄清说所使用的“鲜保利VN-103”与“鲜保利VN-151”是合法的PH值品质改良剂,用于地瓜饭等容易酸败的米饭中,以平衡PH值、延长保存期限,并未用于团膳的白米饭中。
关于报道中提到的“鲜保利”,颜宗海医师解释说,这是一种酵素型抑菌剂,含有“醋酸钠”、“反丁烯二酸”等成分,主要利用“醋酸钠”的轻微杀菌、防腐作用,施加于加工食品中以达到抑菌的目的。在合法使用范围内,并不会对健康造成疑虑。台北荣民总医院毒物科医师杨振昌提醒,虽然醋酸钠属于低毒性成分,但如果过量摄取或业者未依法添加,仍可能造成肠胃道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反丁烯二酸”,颜宗海医师澄清,其与毒淀粉事件中的“顺丁烯二酸”不同。反丁烯二酸是一种短链的酸,分子结构稳定,加热不易产生性质变化,适度添加有助于提升食材风味、口感。在食品加工制造中被普遍使用,且被视为合法的调味剂。
至于团膳、营养午餐中所使用的白米饭,究竟算是“新鲜食材”还是“加工制品”,目前尚待厘清。食药署对此也做出回应,表示鲜保利VN-151、VN-103都是合法食品调味剂,关键问题在于调味剂的使用准则——“适量使用”。即使反丁烯二酸、醋酸钠在医学上认为对人体并无太大的害处,外界也不禁质疑单纯的白米饭是否有必要添加这些调味剂。对于业者是否违法,关键还在于白米饭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别,并需依法依规进行生产和添加。
此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物的思考。消费者对于食品来源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食品业者来说,如何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各方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关于食品加工中的添加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最近有关“反丁烯二酸”和“醋酸钠”的争议更是引发了公众的热议。这些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合法使用,但是否可以添加到“新鲜食材”中,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白米饭作为常见的食材,它究竟算是“新鲜食材”,还是被视为一种“加工制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们对此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际生命科学会秘书长张月樱博士表示,食品加工的定义十分模糊,其中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从简单的食材保存、清洗、切段到复杂的烹调过程,都可以被视为加工的一种形式。对于食品添加物的规范及定义,需要深入思考并进行明确的界定。我们不必对食品加工中的添加物过分担忧。“醋酸钠”和“反丁烯二酸”都是容易被人体代谢的成分。只要摄取适量的水分和蔬菜水果,这些成分就可以有效地被人体代谢并排除体外。杨振昌医师也强调了这一点。白米饭作为日常主食,其安全性和健康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经过加工还是未加工的食材,我们都应该关注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于食品添加物的问题,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的成分和加工方式,做出明智的选择。“营养午餐白饭加药水”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了。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食品加工和添加物的问题,同时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要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