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殇:碧空下的污染阴影
曾经,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碧草连天,蓝天如洗。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映入眼帘。近日,居住在内蒙古这片美丽草原上的居民却闻讯传来令人心痛的噩耗:草原上曾经清澈的污水湖变得腥臭不堪,某些企业在此大量排污,导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的危害,也让这片草原的未来堪忧。
在内蒙托克托县,这片地处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处的北岸的土地,盐渍化现象普遍,土壤相对贫瘠。一些从中东部转移过来的企业却利用这里地广人稀的特性,长期非法排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对黄河中下游的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今年65岁的贺节眼老人,家住内蒙古托克托县伍什家镇主力汗村。他在这块土地上住了大半辈子,家里种着30亩地。眼下这段时间正是耕耘庄稼的关键时刻,贺老汉每天一出门,却不禁眉头紧锁,根本没有心思干农活。他向记者坦言,现在一出门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这几年更是被臭得彻夜难眠。
在老贺家门口,记者看到一道引水灌溉渠就在眼前,原本应是村民引以为傲的好地利,却因污染变成了臭水沟。水渠里流淌的污水是从上游的几个水塘中来的。贺老汉告诉记者,这些水塘每年会排放两到三次污水,每次排放七八十天。如此算来,村民们每年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被污水散发的臭味所笼罩。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排放污水的渠道正是他们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水渠。贺老汉担忧地表示,村里的农田已经出现部分盐碱化现象。原本自家院子里的井水甘甜可口,现在已经彻底不敢喝了。他无奈地告诉记者,井里的水已经变成了绿色,成为了一口废井。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对贺节眼和村民们影响如此之大呢?贺老汉告诉记者,水渠中的水是从树林村和姑子豪村附近的氧化塘排出来的。这些氧化塘是处理污水的设施,但为什么排放出的水还有如此大的危害呢?记者来到了托克托县伍什家镇的树林村进行探访。在这里,村民们一提起村子南边的污水塘就满腹牢骚。一位村民气愤地表示,水塘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了空气,他们住的地方开窗就能闻到臭味。
记者继续前行,空气中逐渐出现阵阵恶臭,越来越浓重。脚下的土地也越来越贫瘠,地面干裂得如同沙质土壤一般。步行大约三四公里后,记者终于见到了这片氧化塘的真面目。整个池塘面积约两三百亩,池水呈黑褐色,周围弥漫着刺鼻的恶臭。在这个氧化塘中,水完全是黑色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溅起的水花是深褐色。记者发现共有三个这样的污水塘,其中两个池塘经过硬化处理,而第三个池塘的四边内壁则是纯泥土,没有任何防渗漏措施的痕迹。三个池塘的污水都已经接近饱和。
这些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对这片美丽的草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他们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负责,采取措施修复这片受损的土地,保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草原黑柳大面积死亡,污水湖肆虐超六千亩的绿色悲剧
原本是用来净化污水的氧化塘,如今却成为了一片充满恶臭、水质恶化的区域。这个巨大的污水湖,不仅自身面积庞大,更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这里,原本应有的污水处理功能并未实现,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到这片土地上,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
在托克托县姑子壕村的边缘,记者找到了一个排水口。沿着这条蜿蜒的排污沟渠前行,周围的景象逐渐变得荒凉,人烟稀少。沟渠里流淌的污水,呈现出红褐色,散发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继续向北走,触目惊心的景象更是让人无法接受。
穿越荒凉的土地,记者来到了一片被污水侵蚀的区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水湖,湖水呈墨绿色,周围的黑柳已经大片死亡。这片区域的土壤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变成了白色和黄褐色。刮开土壤的表面,更是发现深处已经是乌黑一片。据附近的村民介绍,到了冬天,这些污水甚至会蔓延到更广泛的区域。
随着记者的脚步,污水渠继续向下游延伸。沿途的道路已经变得破旧不堪,周围的恶臭愈发浓重,甚至吸引了成群的蚊虫。再向北步行大约几公里,污水最终汇聚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污水湖。在这里,即使是一块石头被扔进水中的水花都是红褐色的。
这个巨大的污水湖一直向北延伸,湖水的颜色更是五颜六色。记者尝试用卫星地图查看这片区域,发现这个污水湖的面积竟然达到了约六千亩。在这片地图上,湖水周边的土地已经被染成白色。这片曾经的绿色草原,如今却被一个巨大的污水湖所吞噬,让人不禁为这片土地的未来感到担忧。这片区域的环境恢复需要时间和努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