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明朝东林六君子 杨涟简介:为挽救混乱政局献出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出生于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是明末著名的谏臣,被誉为“东林六君子”之一。他的生平事迹令人敬仰,充满了忠诚与正义。

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的道路。他始终坚守清廉忠义的信念,赢得了百姓的拥戴。无论是作为常熟知县,还是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他都尽职尽责,表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和高尚的品德。

杨涟的一生致力于争“国本”,致力于遏制权臣魏忠贤,以挽救混乱的政局。他生于明朝晚期,那是一个朝代衰落、内忧外患交织的时期。杨涟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发声。

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久病不愈,郑贵妃趁机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的关系。杨涟识破了这一阴谋,坚决支持朱常洛,稳定太子的地位。他深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始终将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

当朱翊钧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郑贵妃并未停止其阴谋,杨涟联合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其从光宗身边赶开。又上疏揭露郑贵妃的野心,语言犀利,味很浓。尽管大家都担心朱常洛看后会很不高兴,但杨涟仍然坚持揭露真相,为国家的稳定而努力。

杨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天五年(1625年),他因弹劾权贵被诬陷受贿,历经拷打,惨死狱中。他的忠诚与正义感却永载史册。两年后,杨涟被,追赠官职,被誉为“忠烈”。

杨涟的生平事迹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忠诚、正义、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成为历史的珍贵遗产。《杨忠烈公文集》的传世,更是为后人了解这位伟大人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杨涟临危受命,力劝杨涟上疏请罪,但杨涟坚定回应:“死即死耳,涟何罪?”他决心坚守忠诚,不惧生死。

次日上午,众臣朝见朱常洛。朱常洛以期待的目光转向杨涟,深深感叹:“此真忠君也。”随后,他下旨驱逐崔文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任命杨涟为顾命大臣。这份信任让杨涟深感荣幸,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誓言忠诚报效朝廷。

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其宠妃李选侍意图效仿郑贵妃,隐藏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以自重。外臣周嘉谟主张抚孤于李选侍。李选侍狡诈阴狠,独霸后宫,甚至害死了朱由校生母。她趁朱常洛病重,与郑贵妃勾结,企图操控朝政。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决心阻止这一野心,力挽狂澜。

当天上午,杨涟与左光斗等朝臣一同前往乾清宫。在乾清门外,他们遭到内宦的阻拦,但杨涟怒斥道:“奴才!我等被召入内,如今君主已逝,你们为何阻拦?”说完就挥手挡开内宦的枪梃。哭灵完毕后,他们发现朱由校并未在灵前守灵,心中震惊。经过一番耳语和暗示,他们得知朱常洛的心腹王安知道皇长子的下落。杨涟随即决定向西暖阁方向寻找。经过一番争执和劝说,他们成功将朱由校带出西暖阁,并护送至文华殿即位。这一行动有效地阻止了李选侍的野心。

此后,杨涟等人顺利辅佐朱由校登基,并驱除了李选侍。在此过程中,杨涟几乎夜不能寐,心力交瘁之下须发皆白。他的忠诚和努力赢得了明熹宗的信任和尊重。不久,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等职位。在天启年间,他历任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等要职。然而明朝政治日益黑暗。宦官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勾结宫中独揽大权杨涟怀着满腔的悲愤决心挺身而出讨伐魏忠贤。

杨涟等正直朝臣舍命扶持朱由校登基后,后者却没有如东林党所期待的那样革除弊政。相反地,他变得更加荒淫奢靡、昏庸无能。宦官魏忠贤与皇帝的乳母相勾结,在朝中为非作歹。杨涟见此情形愤慨不已,决心挺身而出与魏忠贤对抗。他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不仅要为东林党人讨回公道还要为明朝的江山社稷着想。因此他联合其他正直朝臣共同讨伐魏忠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杨涟的生命奏疏:魏忠贤的克星与国家的忠魂

在六月一日的清晨,杨涟怀揣着写好的奏疏,准备走向朝廷,面对朱由校,直面揭露魏忠贤的罪行。但命运的转折使朝免,杨涟无法直面圣上,只得转交极门递呈朱由校。这份奏疏,如同锋利的剑,直指魏忠贤的心脏,其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从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到逼死后宫贤妃,每一件罪行都让人震惊。杨涟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警告魏忠贤的势力已经笼罩整个国家,使得朝廷上下只知有魏忠贤,而忘记了君主的存在。他请求朱由校严惩魏忠贤,以正国法。

这份奏疏,字字句句如刀如剑,削铁如泥。魏忠贤得知后,立刻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诉冤情,利用朱由校的不识字削减罪状。这使得朱由校真假难辨,对杨涟产生了误解。但杨涟的奏疏已经深深刺痛了魏忠贤,从此他成为了魏忠贤的眼中钉、肉中刺。

同年十月,魏忠贤借题发挥,指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其革职为民。魏忠贤仍不满足,必欲置杨涟于死地。天启五年,魏忠贤指使“阉党”大理丞徐大化弹劾杨涟等人。在魏忠贤的授意下,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对汪文言严刑逼供,要求其诬陷杨涟受贿。但汪文言宁死不屈,高呼世间岂有贪赃杨大洪。许显纯无奈,只好自己捏造供状,诬陷杨涟等人受贿。

当杨涟被逮捕押送北京时,沿途群众纷纷为他鸣不平。他们自动夹道哭送,所过村市,皆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在知府李行志、知县夏之彦等的倡议下,人们纷纷捐款帮助杨涟。无论多么艰苦的抗争,杨涟还是在残酷的现实下遭受了折磨。六月二十八日,许显纯将杨涟带到镇抚司审讯,对他施以残酷的折磨。后来甚至无法坐立,许显纯便让他带上桎梏,拖他到堂上受审。但杨涟并未屈服,他在狱中写下《绝笔》,继续揭露魏忠贤的罪行。最终,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杨涟头部,将他残忍杀害。

历史是公平的。崇祯元年,杨涟之子杨之易、杨之赋为父鸣冤,终于使杨涟冤案得以。明毅宗追录他的功绩,赠他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职,并赐谥号“忠烈”。杨涟的生命奏疏和他的忠诚精神成为了国家的记忆和历史的见证。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勇敢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