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白血病女教师坚守讲台10年 双脚溃烂坚持授课

尽管身患重病,但曾庆凤老师仍然坚持走访学生家庭,传递着教育关怀的温暖。在边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她执教了19个春秋,即使遭受白血病的困扰也未曾退缩。

自2004年确诊以来,曾庆凤老师与病魔抗争了十年。回忆当年,一场普通的感冒却引发了一场生活的巨变。曾老师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异样,经过医院的诊断,她被告知患有白血病。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移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巨额的医疗费用对于这个普通家庭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曾庆凤老师选择了在家休养,寻找民间偏方,并大量服用中药进行治疗。她每隔一周前往广州进行复查,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终于使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病痛并未完全离开曾老师。2005年,刚刚有所好转的她,重返校园,继续教授她的学生。曾老师告诉人们,教书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无法割舍与学生的联系。病痛让她的身体变得虚弱,每次上课都让她大汗淋漓。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一边治疗一边教学。

更大的苦难接踵而至。2008年,曾庆凤老师的脚踝开始溃烂,伤口越来越严重,部分伤口的宽度从最初的几厘米发展到几十厘米。尽管疼痛难以忍受,但她仍然坚持每天上课。她的坚韧和毅力令人钦佩。

在这段时间里,曾庆凤老师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即使身体再虚弱、疼痛再难忍,也要坚持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她的坚韧和毅力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如今,曾庆凤老师每天依然坚持到学校上课,用她的知识和爱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勇斗病魔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坚守、关于爱的故事。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勇往直前。那时,曾庆凤被剧痛折磨得夜不能寐,她的丈夫心疼之下,不时在午夜时分为她轻轻敲打腿部以缓解痛苦。

曾庆凤的脚部伤口,无论镇医院还是县医院的治疗,都未能使其痊愈。面对困境,她尝试寻求民间偏方的帮助。经同学推荐,丈夫陪伴她前往邻镇寻找一位乡村医生。医生采用中药为她的伤口进行清洗,这一方法显著减轻了她的疼痛,但伤口依然未能完全愈合。

曾庆凤的坚韧和毅力令人感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她强烈要求重返校园教学。赤坑镇中心小学的黄焕彪校长告诉记者,县领导和教育局领导都劝她好好养病,但曾庆凤的坚持让她得到了重返教坛的机会。如果身体不堪重负,她可以随时休假。

回到熟悉的讲台,对曾庆凤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医生曾强烈建议她在家静养,但她的决心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于是,她在讲台上放了一把椅子,以便在需要时坐下休息。即便如此,她仍坚持为学生们上课,用单脚跳跃的方式在黑板上写字。

学生的关爱和支持成为曾庆凤与病魔抗争的动力。学生们真诚的问候、暖心的举动,以及那些亲手制作的慰问卡片,都让她倍感幸福并充满力量。这些卡片中,有些是学生画的画,有些是一两句简单的祝福语,但每一句都让她感到无比温暖。

曾庆凤的坚持和毅力感动了所有人。黄焕彪校长告诉记者,曾庆凤即使在行走困难、卧床不起的日子里,仍然心系学校和学生。她的精神让人感动,而她对教学的严谨态度也让人敬佩。她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每年都荣获广宁县和赤坑镇的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下半年,她还被评为肇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

尽管曾庆凤双脚伤口未愈,每天早上六点过她就要起床,花费半小时用中药冲洗伤口并包扎,但她从未放弃过她的学生们。她的坚韧和毅力,以及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都体现在她每一天的坚持中。她的学生们也因为她的关爱和支持,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这就是她最大的欣慰和动力来源。她,是一位平凡而又坚韧的女性,名叫曾庆凤。在这个社会的边缘,她用坚持与毅力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每个星期,她都要熬制几次中药来调理身体,每个月更是需要跋涉40多公里的路程,前往县城进行健康检查。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十年来,行走对曾庆凤来说一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她的脚步沉重,行动困难,但她从未停下脚步。她说:“我是一名教师,只有站在讲台上,我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对她而言,教书育人是她的使命,是她在艰难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尽管身体的不适给她带来了诸多困扰,但她从未因此而放弃她的学生。只要还能走路,她就一定会回到课堂,回到那些她深爱的孩子们身边。她的坚韧和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传递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力量。

曾庆凤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坚持和毅力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和责任的故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敬佩和传颂。

她的双脚是特别的,那是一对承载着无数艰辛与执着的脚板。它们见证了曾庆凤的坚韧与不屈,也见证了她的爱与责任。正如南方农村报所报道的,她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位特别的人,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播。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被曾庆凤的故事所感动,那么请继续阅读更多关于她的新闻和故事。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位伟大女性的坚韧与毅力,一起感受那份深深的爱与责任。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