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里,家电板块的股票却迎来了一股暖流。特别是在2013年12月10日,家电板块的多个股票如青岛海尔的股票价格大幅上扬,其中青岛海尔更是在当日实现了涨停。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推手——阿里巴巴集团。
就在市场热议家电板块的走势时,阿里巴巴集团出手了。在12月9日,阿里宣布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总额为28.22亿港元的投资。这场投资背后,阿里看中的不仅仅是海尔电器的商业潜力,更是其旗下的日日顺物流。
日日顺物流,一个深入全国各级地区,包括县、乡、村级的物流企业,其优势在于大件配送。在当前的物流市场中,大件配送一直是第三方物流的短板,而日日顺物流正是凭借这一优势脱颖而出。
这场投资可谓是闪电般的联姻。从12月6日海尔电器发布临时停牌公告到12月9日公布阿里战略投资,仅仅三天时间,两大巨头就完成了复杂的交易结构。虽然交易过程迅速,但实际上背后蕴藏了长时间的铺垫和准备。早在2012年,阿里与海尔就开始共同摸索天猫电器城物流家电配送模式,并通过几次促销活动,发现用户对日日顺提供的送货入户等服务好评如潮。
阿里与海尔的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投资关系。对于阿里来说,此次投资是为了进一步布局全国物流网络,而对于海尔来说,除了获得资金支持外,更需要的是在互联网化进程中与阿里的合作。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为用户创造全流程的体验,而海尔正在通过合作与阿里共同这一路径。
对于大件商品来说,除了配送外,安装问题也是网购体验中需要考虑的一环。海尔日日顺由于原本就服务于海尔集团的家电销售,其配送和安装实现了一体化,这也是阿里与海尔能够闪电完成投资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的融资将主要用于海尔物流日日顺的建设。通过此次投资,阿里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全国的物流网络,而海尔也将借助阿里的力量实现其互联网化的转型。这次合作是双方在互联网时代共同、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将共同开启一个新的电商物流时代,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经过数十载的深耕,海尔日日顺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庞大的物流和服务网络。其足迹已遍布全国7600多个县级区域,26000个乡镇,以及19万个村级联络站点,堪称中国物流网络的楷模。其物流配送体系不仅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在城市间建立起密集的配送网络,有效解决了三四级市场的配送难题。
谈及配送速度,海尔日日顺无疑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其在全国拥有3000多条客户配送专线及6000多个服务网点,确保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送装同步。更令人瞩目的是,在超过2800个区县,海尔日日顺实现了24小时限时达服务,为民众提供了极速的配送体验。特别是在大件商品的配送领域,如家电和家具等,海尔日日顺的一体化配送和安装服务更是无人能敌。相较于其他电商平台和连锁企业,其送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无疑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
马云一直梦想构建的“铁三角”——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在天猫和淘宝的信息流网络、支付宝的资金流网络已趋完善的情况下,物流网络成为了短板。而海尔日日顺的强大线下服务网络,正好为阿里弥补了这一短板。尤其是在农村电商领域,其覆盖的物流网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据不会说谎,天猫平台上的家具、家电等大件商品的交易额在“双11”期间的增幅足以证明用户对良好物流体验的迫切需求。与海尔的合作可以说是阿里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平台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对抗京东、苏宁等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
供应链专家黄刚指出,未来的电子商务竞争焦点将转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正是各大电商巨头争夺的焦点。海尔日日顺在这方面的布局使其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
菜鸟网络与海尔日日顺的对接合作,无疑是技术与线下服务网络的完美结合。虽然目前菜鸟网络在技术和数据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真正的物流布局需要线上线下的融合。海尔日日顺的线下服务网络如同毛细血管般深入每一个角落,与菜鸟网络的对接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
两张网络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海尔日日顺的独立系统与菜鸟网络的对接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支持。但无疑,这一合作是马云完善阿里物流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海尔提升自身服务优势的关键之举。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未来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