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秘的四大玉人,或许我们早已熟悉其才貌双全的传说,然而在这背后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每一位玉人的背后,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演义。在战乱年代中诞生的她们,自然也有许多我们所不了解的过往。
关于四大玉人的传统说法,依照四位玉人的出场顺序,分别是西施(东周越国)、王昭君(西汉)、貂蝉(三国)、杨玉环(唐初)。她们被誉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还有另一种说法,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称“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
最早的记载来源于南宋平阳木刻年绘《随往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上面绘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人。这幅年绘的原本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
西施的故事——“沉鱼”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国(今浙江绍兴诸暨),有个女子姓施名夷光,别号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工。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她的身影,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到水底。这便是“沉鱼”的由来。
除了以美貌“逮鱼”外,西施还参与了重要的历史事件。相传吴国击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俘。在回国后,他选范蠡为相,发愤图强,意图报复。范蠡预见到可以运用美人计对付吴王。于是,他遇到了自幼聪明的西施。越国灭国后,西施被送到吴国,发挥了她的长处,扰乱夫差的治国策略,最终帮助越国复仇消灭吴国。范蠡带着西施在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为了表示对西施的热爱,人们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原来西施就是古代的间谍特工。
王昭君的故事——“落雁”
在西汉时代,王嫱(昭君)被匈奴单于娶走。在西行途中,一群大雁从她的头顶飞过,领头的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美丽,震惊得忘记了挥动翅膀,从而掉落下来。这就是“落雁”的由来。
《后汉书籍》之《南匈奴传》记录,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好。王昭君挺身而出应诏成为和亲的对象。在匈奴群众中受到广泛的欢迎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宁静女神。王昭君成为古代的和平大使在匈奴眼中代表着和平与安宁的降临。
貂蝉的故事——“闭月”
东汉末年某个黄昏时分拜祭月亮的貂蝉祈求战乱中的安宁而感动嫦娥仙子自愧不如匆忙躲进月亮之中使得月亮被云彩遮住这便是闭月的由来然而貂蝉只是民间传说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她被描绘为司徒王允的义女为了拯救汉朝实行连环计使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最终吕布杀死了恶贼董卓貂蝉成为吕布的妾随后跟随吕布家族前往许昌之后下落不明关于貂蝉的传说充满了遗憾和神秘她以侍女的身份出现却以死者家属的身份消失使得她的生死成为谜团令人无限遐想遗憾叹息的是《三国演义》仅叙述吕布在白门楼死亡之后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结束使得貂蝉的命运成为未知之谜
杨玉环的故事——“羞花” 提及杨玉环的传奇人生或许大家都已耳熟于心她在唐王朝的盛世时代被选入皇宫但心中思念故土某日在花园中感叹自身命运时触动了牡丹月季等盛放的花朵感慨自己如同这些花朵一样被禁锢在宫中虚度青春泪水感动了花朵以致花瓣含羞卷起绿叶低头这一幕被宫娥看见并传开从此便有了羞花的称号然而这只是关于杨玉环的一个美丽传说关于她的真实命运和故事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寻和了解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许还有更多关于她的故事等待着被发现和理解让我们一同怀着敬畏和好奇的心继续探索这神秘的四大玉人的故事吧关于杨玉环的传奇故事在宫廷中流传开来,“羞花”的美称也传到了明皇的耳中。明皇听闻后大为欣喜,立刻将杨玉环留在宫中,让她在身边伺候。杨玉环擅长以媚术取悦于人,很快就赢得了明皇的欢心,不久便被晋升为贵妃。
随着杨贵妃的受宠,她的兄长杨国忠也仗着权势欺压他人,以拳术戏弄朝臣,甚至陷害忠良。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整个唐朝陷入了危机。明皇无奈,只得带着贵妃和文武大臣向西逃亡。安禄山率兵追击,不仅意图夺取唐朝的江山,还紧追不舍,甚至要求献上美人杨贵妃。
逃亡途中,一行人路过马嵬坡,龙武军的将领陈玄礼等六军将士对杨家的所作所为心生不满,认为是杨家招致国难,导致安禄山反叛。他们坚决不肯继续前行,指责杨国忠勾结外敌。为了稳定军心,唐玄宗无奈下令处决杨国忠。即使这样,羽林军和龙武军的将士仍然不肯罢休。他们认为杨国忠是贵妃的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也不能幸免。在一再的压力下,唐玄宗只得忍痛下令赐死杨贵妃。
杨贵妃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三十八岁的青春年华。她的离世,不仅让明皇失去了一个得宠的妃子,更让世人感叹一个美丽生命的消逝。她的传说和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讨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