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日起,北京市的居民们只需访问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便能随时查阅空气质量的实时数据。
北京市设立了27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这些子站所监测的大气污染物小时浓度数据将在网站上实时更新。除了发布各监测子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小时实时浓度数据外,该网站还提供了丰富的空气质量信息和科普知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为市民提供空气质量的全面信息。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赵越介绍,此次网站改版以更好地服务市民为宗旨。改变过去主要发布全市平均值的做法,现在发布的是北京市27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具体数据,使市民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所生活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过去每天主要发布一项污染物信息,现在则突出了纳入常规监测的3项污染物的实时数据和评价,让市民能更全面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发布的污染物数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未来还将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添新的项目。过去发布的空气质量信息是前一天的数据,与市民的实时感受存在差距。为此,此次改版着重推出小时实时数据,使市民能及时了解当前的空气质量。由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累积效应,因此改版还新增了空气质量指数信息,包括过去24小时的污染物污染指数查询。
这次改版旨在更好地服务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兼顾了专业人士的需求。网站发布方式注重人性化、简单易查,既有地图区域显示,又有单站即时数据的点击显示,还有过去几个小时的数据表和各污染物24小时浓度曲线图等,为市民查询了解空气质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次改版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发布方式。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欢迎市民随时登录其网站查询关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帮助市民理解监测数据,网站还提供了相关数据解读方法的介绍。
自1984年起,北京市便开始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运行。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7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分布在各个区县,开展例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这些子站按照国家关于空气质量监测的规范要求,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
除了通过自有网站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外,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还将继续通过在广播电视发布相关信息,并在新浪微博“北京环境监测”上重点发布空气质量变化时的实时情况。
关于如何解读子站实时数据,市民可以通过访问环保监测中心网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或关注监测中心微博“北京环境监测”等途径了解。网站上主要公布各监测子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污染指数等数据。对于这些数据,市民可以通过简单的换算来理解其含义。例如,二氧化硫24小时浓度均值在0-50微克/立方米之间时,其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0-50。如果浓度均值是40微克/立方米,那么其空气污染指数就是40。这样的数据呈现方式既直观又易于理解,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空气质量参考。当我们谈论空气质量时,不得不提及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两种重要的污染物。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也反映了环境质量的优劣。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污染物及其对应的API指数。
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浓度在空气中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平衡。经过严格的监测和研究,我们发现,二氧化氮在连续24小时内的浓度均值处于非常严格的范围。具体来说,其浓度均值在0至微克至克至微克之间时,对应的API指数范围在相对较低的健康安全水平之内。比如,当浓度均值为微克时,其API指数为微克时,其API指数为微克时,空气质量指数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当二氧化氮浓度均值上升为介于至微克之间时,API指数迅速攀升至最高水平的区域微克之间。这种转变表明空气质量的恶化,提醒人们注意空气质量的变化。例如当浓度均值达到微克时,其API指数高达微克时,其API指数达到了相当高的数值。这不仅提示公众空气污染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还警示我们必须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控和改善工作。对此需要和公众共同采取行动以降低空气污染水平。
同样地,可吸入颗粒物也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些微小的颗粒物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也呈现了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当可吸入颗粒物连续小时的平均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时,即微克之间时,对应的API指数也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范围内波动。这意味着空气质量良好且对人类健康无害。如果平均浓度介于微克和更高水平时度达到了一个警告值这意味着空气污染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对我们形成危害威胁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数值更要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健康让空气更加清新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