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明朝官员归有光简介: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

归有光:明代散文巨匠的生平与贡献

归有光(1507年-1571年),字熙甫,别号震川先生,江苏昆山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官员,被誉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归有光的生平充满了坎坷与传奇。出生于日渐衰败的大族之中,年幼丧母,父亲也是穷困潦倒的县学生。归有光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九岁能成文章,弱冠之年已精通六经、三史及诸家之文。科举之路对他来说却异常艰难。他连续八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但归有光并未因此放弃,他一边继续应试,一边谈道讲学,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终于在中举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的仕途之路依然充满了坎坷。尽管他才华横溢,声名远扬,但连续的落第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他甚至在居安亭期间,经历了丧子和丧妻的悲痛。这些困境并未击垮归有光,反而使他更加深沉坚毅,不屈服于命运。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挺身而出,入城筹守御。他不仅写下了一系列关于御倭的文章,还积极向当局献计献策。这些举动充分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感。

归有光的散文艺术成就卓越,他的文章风格朴实自然,感情真挚。他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其著作《震川先生集》等流传后世,对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才华和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被誉为“今之”,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生平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和理想的追求。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展现了他的品格和爱国情怀。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成就和品格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承。乡试中举时,宗师张治对才华横溢的归有光赞赏不已,对于归有光后来未能中式,他深感遗憾,曾多次想要凭借旧日的情谊邀请归有光。归有光坚守正道,毫不动摇。

归有光在生活不得志的日子里,尚未登上政治舞台。即使身边有位受宠的宦官侄子想要拜师,以及穆宗登基后该宦官权势滔天,归有光都坚决拒绝与之往来,充分展现了他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的品格。

在古文领域,归有光同样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他敢于与当时统治文坛的“巨子”相抗争,是明代文坛上一位敢于反抗潮流的正直文学家。在明代摹古风气盛行的时候,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作品,成为一位异军突起的勇士。

与王世贞的交锋,更是凸显了归有光的文学造诣和正直品格。尽管王世贞是归有光的同乡,且声名显赫,但归有光毫不畏惧,公开批判王世贞的文学观点。归有光的言辞之激烈,让王世贞感到恼火。归有光毫不客气的回应,最终使王世贞为之折服。归有光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赢得了对手的敬意。

晚年的归有光虽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中,但他始终未放弃。终于在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岁的归有光考中了三甲进士。虽然他只能到偏远的长兴担任知县,但他的壮志依旧未衰。在长兴任上,他兴办学校,培养后进,整治恶吏,冤狱,深受百姓拥戴。

归有光一心学习两汉循吏,想做廉洁刚正的官。他公开宣告不阿谀上官,只奉朝廷法令,抚养小民。他的正直和公正赢得了百姓的尊敬。这也使他得罪了豪强和上官,最终被调任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虽然这次升迁实际上是重抑,但归有光在任上仍然兢兢业业。他利用空闲时间,广阅史籍,采访掌故,修成了《马政志》。

隆庆四年,归有光在北京朝贺万寿节之后,受到推荐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不久后他抱憾病卒,他的离世对于文坛和百姓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归有光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的品格和文学造诣,使他成为明代文坛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正直和勇敢,使他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归有光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和卓越文学造诣的人物他的故事令人敬佩和钦佩他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上。归有光,这位晚达之士,被首辅芳慧眼识珠,纳入了内阁之中。他深深掌握了内阁的制敕之权,并担任了重要职务,负责纂修神圣的《世宗实录》。他站在文学侍从的高位,终于得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学术抱负。对于这位曾经默默无闻的文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和机遇。

归有光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渴望利用这个机会,深入阅读内府秘藏的典籍,以期在学术领域获得更深的造诣。他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希望在这个位置上能够有所作为,为世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命运却对这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他在敕房任职仅短短一年,便身染重病。病魔无情地侵袭着他的身体,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尽管他努力与病魔抗争,但最终还是未能战胜命运的安排。

在隆庆五年正月十三日(1571年2月7日),归有光抱憾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的离世对于文学界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他的才华、他的热情、他的贡献,都随着他的离世而消失,留下的是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惋惜。

归有光的精神并未因此而消逝。他的学术成就、他的思想观点、他的文学造诣,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他的离世,更像是一颗陨落的星辰,虽然失去了光芒,但却留下了永恒的轨迹。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活得充实而有意义。他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学术的奥秘。归有光,这位晚达的文人,虽然离世已久,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归有光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经历、他的成就、他的离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问,什么是真正的精神追求。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