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药店新规遭遇执行难题:执业药师“纸上存在,现实中难寻”
近日,北京卫生局的新规要求每家药店至少配备一名执业药师,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供药品咨询和指导。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许多药店只是租赁执业药师证明来应付检查,而真正的执业药师则选择出租自己的证书,轻松获取不菲收入。
对于病患而言,能够在药店获得专业药师的指导是极大的期望。按照相关规定,药店应该配备执业药师来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咨询服务。记者的调查却发现,想要见到真正的执业药师如同登天之难。许多药店内虽然挂有“执业药师证”,但对应的人员却未曾出现。
业内人士透露,药店里的“执业药师证”有很大一部分是租来的,而出租执业证的“挂证族”并不需要来药房坐班,每月就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国家食品药监局的数据显示,全国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数量与零售药店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多次遇到自称是执业药师的工作人员,但他们的证书照片与本人并不相符。当被问及执业药师证时,他们或含糊其辞,或改口否认。而在多家药店内,记者始终未能见到真正的执业药师。销售人员多以“有事”、“休息”、“兼职”等理由回应。甚至有的药店表示,“执业药师都是兼职的,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在。”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在没有执业药师的情况下,消费者仍然可以轻松购买到处方药。售药员简单询问症状后,就会推荐药品,但他们对不同药品的差别并不清楚。网站上一些药店招聘的“导药师”也并未要求有执业药师资格证。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药店对执业药师的忽视和消费者对执业药师的缺乏认知。药店应该明白,执业药师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药品咨询和指导。而消费者也应该认识到执业药师的重要性,在购药时寻求专业建议。
对于那些选择出租执业药师证书的“挂证族”,虽然他们暂时获得了收入,但长远来看,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信誉。
北京药店在配备执业药师方面存在巨大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每家药店都配备真正的执业药师,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药店也应重视执业药师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药品咨询和指导。关于执业药师证出租与需求的
随着新开药店的增多,执业药师的需求日益旺盛。由于聘请执业药师的开销较大,许多药店选择了租证的方式应对。记者在百度搜索中发现,关于“执业药师证出租”的消息众多,且这一现象早已存在,至今仍有不少后继者加入。
咨询报名执业药师考试的帖子也异常火爆,这催生了培训辅导、提供考题、等一系列产业。“人证分离”的潜规则让人担忧。
究其原因,主要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低。药店所需配备的执业药师与医院药房的药师不同,他们需要参加每年10月的全国统考,考试内容涵盖四门专业课、法规及实际操作,难度相对较高。由于参加考试的在职人员精力有限,且考试内容有时与实体药店实际运作不完全契合,导致通过率不高。
据国家食品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有20余万,但注册的只有8万左右,而全国零售药店有40余万家,执业药师的缺口达到了一半左右。事实上,在发达国家,每800至1500人就配有一名执业药师,而我国平均1.3万人才有一名执业药师。
依据国家政策规定,零售药店只要是开业经营的状态,就要配备执业药师。药师的作用主要是药品的质量管理和提供药学服务。业内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做好规划,鼓励企业培养执业药师,并考虑调整考试周期、降低考试门槛、调整考试内容等,以帮助企业缓解执业药师的短缺问题。
北京市药监局介绍,本市对新开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学人员配备有详细要求,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执业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这显示了国家对执业药师的重视及行业的规范要求。
在此背景下,药店和企业需深思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吸引执业药师。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也需要考虑如何优化考试制度,使其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通过率和实用性。这样既能满足药店的实际需求,又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新开设的零售药店,若欲经营处方药及甲类非处方药,除了质量负责人必须拥有执业药师身份,并具备至少一年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经验外,还需配备两名以上具有药师或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而对于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店铺,也至少需要有一名具备药师或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全职在岗,不得兼职。
为了加强药品监管,国家药监局正积极实施药品经营许可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于新成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其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也必须为执业药师。
本市的药店零售企业已经配备了执业药师、从业药师、药师等经过资格认证的药学技术人员,他们为公众提供包括处方审核、用药咨询、信息提供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当市民在购药时若发现药品零售企业在没有药学技术人员在岗的情况下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OTC标记为红色,仅限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且配备有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销售),可以拨打药监局的便民热线12331或者向企业所在地的药监分局进行投诉和举报。
新闻链接:
挂证族的身影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需朝九晚五,仅凭出租个人职业资格证就能轻松赚取额外收入。据媒体报道,这些挂证族包括一级建造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爆破工程师等,他们的证明被明码标价,从培训辅导到中介介绍再到挂证行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这种现象中的“人证分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担忧。
据报道,一些专业人士如一级建造师挂证到建筑公司,一年就能获得高达10万元的收益。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甚至能在三年内赚取20万元,而注册电气工程师则可获得更高的45万元收入。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潜规则下,出台的政策也需要考虑其实施的可行性,不能仅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前进,否则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