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隐形杀手与致命风险
在深夜的宁静之中,有一种威胁在悄然蔓延——睡眠呼吸中止症。这个看似普通的病症,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对心血管和脑健康的威胁。大林慈济医院近期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隐形杀手的真实面目。
根据卫生署数据库的权威分析,国内患有呼吸睡眠中止症的成年人,发生恶性脑瘤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4成7。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也引起了医界的广泛关注。
黄俊豪医师,作为大林慈济医院的睡眠中心主任和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他带领团队追踪了2000年至2003年间被诊断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年人。长达十年的追踪分析发现,这一病症的患者发生恶性脑瘤的机会显著增加。
那么,什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呢?它好发于男性,打鼾与暂时停止呼吸是其主要症状。在睡眠中,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呼吸中止,使得血氧浓度降低,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更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更为详细地说,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在1小时内,呼吸中止7次以上,并且每次中止时间超过10秒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肥胖、扁桃腺过大、鼻骨移位、酗酒、吸烟及服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此病。
大脑是我们身体的司令部,缺氧易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为脑肿瘤细胞的病变提供了温床。除了容易患有心血管疾病,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群罹癌的机率也比一般人要高。
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群来说,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应该重视自己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这一隐形杀手的侵袭。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