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阴霾下的京津冀:联手编织清洁空气的愿景
随着今年2月26日北京遭遇的严重雾霾,雾霾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雾霾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民生问题。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雾霾被形容为大自然对粗放发展方式的警示,要求全社会积极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而京津冀地区作为雾霾的重灾区,已经开始率先行动,联手向雾霾宣战。
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一体化大气治理的步伐,京津冀地区将编制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这一规划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等因素,提出分阶段推进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措施。
空气污染具有传输性特征,区域内任何一个省区都无法独善其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六省市将搭建科研平台,共同开展区域大气污染的成因溯源、传输转化、排放清单研究。还将研发更加清洁的生产工艺和更高效的治理技术,以指导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机动车排放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油品的标准和质量则决定着机动车PM2.5的排放量。京津冀地区已经率先行动,推动油品标准的统一。今年,将申请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快优质油品的供应步伐,力争年底前向京津冀及周边的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份统一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燃油。
除此之外,六省份还将充分利用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鼓励在公共领域推广使用纯电动等低排放车辆。对于个人购买新能源车,也将制定区域内的优惠政策,共同推广新能源车。
京津冀地区的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坚定决心。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京津冀地区能够摆脱雾霾的笼罩,重现蓝天白云的美好景象。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共同为清洁空气齐行动,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清洁的空气、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个人的期望,也是每一个的责任。京津冀地区的联手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范例。希望更多的地区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努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治理:联防联控,共筑空气质量防线
今年3月3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关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工作座谈会。与会者包括环境保护部污防司的官员,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六省份的环保厅(局)长。会议的重点在于深化联动工作机制,强调“联动”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核心。
为了有效应对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透露,今年将逐步搭建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此平台旨在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机制,以及区域重污染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响应机制,以便共同应对大范围空气重污染。
在此基础上,六省份还将选取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明显的污染源,如秸秆露天焚烧、燃煤电厂和重点工业企业等,开展区域联动执法行动,对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打击态势。
与此区域内还将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治理措施。包括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推进燃煤电厂和水泥厂烟气脱硝,统一区域内机动车管理,以及共同做好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等。
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控的难点,庄志东表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主要原因。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使得在推行统一标准,如淘汰落后产能时,会遇到诸多挑战。
记者提问关于即将制定的“区域达标规划”与先前公布的“国十条”的关联与区别。李立新(北京市环保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处长)表示,两者虽有基础关联,但着眼时段更长,规划的重点是确定区域红线,确保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国十条的具体措施相比,这个达标规划更为宏观且具长期指导性。
在产生重污染时,京津冀预报预警平台能否发布统一预警信息并采取统一措施?庄志东回应说,虽然北京市有自己的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并与气象部门进行会商,但京津冀区域的污染状况复杂多变,因此需要逐步建立更复杂的联防联控机制,先从邻近省份或城市开始联动。他也强调了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给联防联控带来的挑战。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的联防联控需要更多的协调和努力。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大气治理的联防联控工作,以期通过深化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应对区域内的空气污染问题。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各方仍在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片广袤的区域,覆盖了21万多平方公里,使得任务异常艰巨。中央对这一难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正在竭尽全力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落实好每一项措施。
这里要介绍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一个由多方共同参与的团队,旨在共同应对这一难题。该协作小组成立于2013年,其成员单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份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办公室设在北京,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承担日常运作。
这个协作小组的领导班子十分强大,由北京市的一名副市长和环境保护部的一名副部长共同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则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以及六省区市主管的副秘书长或环保厅(局)长等担任,展现出了强大的合作阵容。
近期,该协作小组的工作成果显著。去年10月23日,协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建立了重污染应急、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今年3月3日,协作小组办公室召开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了区域联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协作小组正在积极筹备第二次全体会议。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京华时报等新闻媒体,了解更多关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动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一定会得到显著改善。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合作与进展,共同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