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中国糖尿病人骤增九千万 六成不知情

编者注意到,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各类人群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糖尿病人数激增。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相当一部分人竟然对自己的糖尿病状况一无所知。

随着GDP的持续增长,一些过去只在西方国家常见的“富贵病”如今已在中国普及,其中糖尿病是典型代表。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撰写的论文,揭示了中国糖尿病的严峻现状。据调查,中国现有9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是2002年调查结果的三倍以上,凸显了糖尿病在中国的严重性。

这一研究结果的发布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专家们的共识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确实在迅速增加,且后备军庞大,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的直接表现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其背后是胰岛素的问题。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对其不敏感时,就会导致血糖异常。在中国,2型糖尿病占患者总数的93.7%。

杨文英表示,患病率的依据是2007年至2008年间的调查,覆盖了全国14省市的4.6万余人。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推算出了全国的数据。由于调查地区的特殊性,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数据可能被高估。对此,杨文英承认,由于资金限制,调查并未采取全国范围内的随机抽样方法。但他们在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上力求准确,并使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检测等更准确的诊断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的原因,杨功焕认为,这主要与老龄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关。肥胖是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肥胖率上升,进而引发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中年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这部分男性往往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应酬多、肥胖率高、甘油三酯高。如果不加强糖尿病的管理,他们面临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将比老年患者更早到来。

糖尿病已不再只是“城市病”,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城市患病率都相当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在现今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挑战正在我国上演——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正面临着转化为糖尿病的高风险。据杨文英的研究测算,全国有高达15.5%的成人,即约1.48亿人处于这一状态。所谓的糖尿病前期,实际上是指血糖代谢功能已经受损,但仍未到达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这部分人群可谓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杨文英强调,如果这些人群不进行适当的管理,他们转化为糖尿病的速度将达到惊人的每年8%至10%。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群体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差异已逐渐缩小。这意味着,无论城乡,只要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都有可能引发轻度高血糖。杨文英指出,农村的富裕程度虽然不及城市,但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糖尿病虽然不直接导致死亡,但其并发症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心脏问题以及脑部病变的比例相当高。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这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成本相当高,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是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随着患者人数的迅速增加,治疗费用也在不断攀升。专家指出,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应强调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开展健康教育、远离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的结合、定期检测血糖十分重要;而对于已患病的患者,早期治疗和干预可以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大庆研究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研究对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能长期持久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这一成果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仍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出,因此规范化的健康信息传达非常重要。

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糖尿病的问题,更是如何预防和管理这一健康威胁的挑战。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以及早期治疗干预,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这一任务需要、医疗机构、社区以及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风险因素,认识到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共同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