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滥食野生动物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于2月24日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时代。尽管决定已经出台,但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存在。
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坚决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据3月2日的数据显示,全国已侦办涉及野生动物的刑事案件948起,查处行政案件2147起,收缴野生动物9.2万头(只)、野生动物制品5300余公斤。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仍然继续追逐“”,助长了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对野生动物的不正常需求。
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心理,觉得“”滋补、营养价值更高、保健作用更强,且“没有污染”,因此不惜高价购买。社交软件、网络论坛等平台上大量存在关于捕获、杀害、售卖野生动物的内容,一些商家甚至借此机会发动对外招商融资,扩大品牌影响。
国内野生动物的销售主要有公开市场、地下黑市、网络售卖三种方式。其中,公开市场只是冰山一角,地下黑市和网络售卖更为隐蔽和猖獗。尤其是网络黑市销售野生动物日益猖獗,不少贩子借着虚拟平台的管理漏洞,创建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帝国”。
在这张庞大的产销网络中,南方省份以及东北地区的供应量和消费量巨大,而西部边远地区则成为重要野生动物的供应地。各地区特色不同,如宁夏主要是野鸡、野兔、野鸭,东北以狍子、熊掌为主,广东、广西一年四季蛇和鸟都不少。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检查远远不够。在非法获利群体的联合下,野生动物运输检查形同虚设,让“运输网”畅通无阻。一些长途客车甚至成为运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司机们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一旦出发就打电话联系接货人。上下货点一般集中在高速收费站、服务区附近的路边、空旷平地等,有的甚至在终点客运站管理人员的眼皮底下进行交易。
揭开贩卖野生动物的黑幕:犯罪网络遍布全国,公职人员参与其中
在2018年的一场深入调查中,江西省森林公安局震惊地发现了一个横跨全国15个省份、江西11个地市30多个县的巨大犯罪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不乏公职人员的身影,他们非法开具运输证明,参与贩卖野生动物。
“据我掌握的信息估计,每天至少有上百吨的野生动物被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刘懿丹沉重地说。
近期,公安部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展开联合行动,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涉及野生动物的大案要案,摧毁了一批跨区域犯罪团伙。在福建明溪,警方查获了77只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鼯鼠。而在贵州遵义,更是查获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两只、野猪一头以及孔雀两只。四川巴中也连续破获多起涉及野生动物的犯罪案件,捣毁了多个非法窝点,查获大量野生动物制品。而在湖南祁阳,警方根据网上线索破获了一起涉及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非法收购、运输、出售案件,现场收缴了大量野生动物冻体。
在严厉打击的我们也应该看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在2003年,林业部门曾将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列入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的动物名单。这一政策在实施后被废止,现在的野生动物只要经过林业部门批准,就可以进行驯养繁殖和利用,范围非常宽泛。这也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留下了空间。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野生动物利用产业迅猛发展。以江西为例,全省有1500多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企业,实现了百亿产值的野生动物繁育产业。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许多无法进行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却能够轻易获得“驯养繁殖许可证”,让人既气愤又无奈。有学者发现,国家林业局曾向企业和个人发放了大量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而实际上还有很多无序非法的驯养繁殖存在。审批容易、监管缺失的问题使得这些许可证成为了非法交易的“洗白工具”。
在各地农贸市场里,一些原本受到保护的鼠类、旱獭等动物却能够被大量批发。它们混杂在一起,市场景象如同“地狱一角”。商贩们声称自己持有合法经营证件,使得监管变得困难。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鼠类等野生动物在经过林业部门批准进行驯养、繁殖、利用后,却无法得到农业部门的检验检疫,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险。目前,我国农业部门只针对少数动物制定了产地检疫规程,绝大多数动物仍然无法进行检疫。这也让专家们对于动物检验检疫的标准感到头疼。由于对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及其传播方式了解有限,无法制定相关依据;同时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来看,不应该允许相当一部分动物进行经营利用。
面对这样的局面,林业部门的一位专业人士无奈表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我们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监管和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来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安全。面对滥食野生动物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们亟需通过立法的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法律制定需要时间,因此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立刻行动起来。这场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战斗,不仅仅是一场针对新冠病毒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乎人类饮食文明的战争。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无疑给这场战斗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必须认识到,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并非简单的禁止行为,更需要我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野生动物及其合理利用,区分哪些野生动物可以合理利用,哪些应严格限制。对于确因科研、药用等特殊原因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行为,我们必须实行严格审批并加强检疫检验工作。
疫情的背后,暴露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病毒原本存在于自然界,但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从而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增强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场战斗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购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我们也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战斗中,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前行,为我们的饮食文明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隔断传染源,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