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飞将军rd刘粹刚的生死恋:刘粹刚的妻子

在1929年的炎炎夏日,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在沈阳广纳贤才,其中,来自东北的青年刘粹刚怀揣满腔热血,毅然选择投身军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东北三省沦陷。此时的中央军校航空班已改制为中央航空学校,校址迁至杭州笕桥。刘粹刚,一颗心怀家国的热血之心,感到唯有加入空军才能更好地实现杀敌报国的理想,于是报名并顺利考入。

在航校学习的日子里,他时常在周末放假时前往杭州游玩,而每次都会在车站或火车上遇到一位名叫许希麟的女士。尽管他们多次擦肩而过,却从未有过深入的交流。

在1933年的春天,许希麟收到了一封长信,写信人正是刘粹刚。信中,他坦露了对许希麟的深深倾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许希麟决定不予回应。但刘粹刚并未因此放弃,他的一封封情书如雪花般纷飞而至。到了年底,许希麟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回信答应与他交往。

1934年2月,刘粹刚从笕桥航校毕业。次年的夏天,这对有情人决定携手共度余生。当时飞行员有年龄限制,未满28岁不得结婚。尽管刘粹刚只有22岁,他们还是决定一起面对这个挑战。经过同学们的出谋划策,他们决定举办一场简单的婚礼,但刘粹刚觉得这样太对不起新娘。于是,大队长高志航听闻后,悄然远赴上海,为他们回避了“违纪”的质疑。于是,刘粹刚与许希麟身着礼服,在杭州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空军积极备战。高志航大队长率领9名飞行员组成“红武士”,誓死保卫国家。其中就包括刘粹刚。他们身着红色飞行服,战机也涂成红色,决心共同制敌。

驻防南京期间,刘粹刚屡立战功,包括击落8架敌机。其中一次,在全市市民的注目下,他成功甩掉围攻的敌机,与一架敌机展开激战并将其击落。战争的残酷使得飞机折损严重,许希麟只能通过报纸追踪丈夫的踪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温言鼓励,以及炖制燕窝为他滋润眼睛。

10月24日,刘粹刚接到命令前往太原支援。次日凌晨,他带着四名飞行员共驾5架飞机从南京起飞。在黑暗中他们迷失了方向。油料耗尽的刘粹刚见高平县城旁有块平地,决定迫降。他在空中盘旋观察战友是否安全着陆时,误将高平城楼的灯火当作机场指引讯号,结果飞机撞进城楼,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噩耗传回南京,许希麟痛不欲生,试图自杀。幸被家人发现送医抢救。多年后,白发苍苍的许希麟跨越海峡,来到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献上亲手所书的王昌龄的《出塞曲》条幅悼念逝去的爱人。她在刘粹刚墓前寄托着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哀思。这段深情厚意的爱情故事也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刘粹刚在抗日战争中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飞将军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心。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刘粹刚,这位英勇无畏的空军飞行员,以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国蓝天上的璀璨明星。来自辽宁昌图县的他,原籍安徽宿县,1913年2月,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国氛围的家庭。从小,他就展现出了聪慧刚毅的特质,学习勤奋不倦,成绩优异。

刘粹刚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坎坷与奋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土大片沦丧。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他毅然弃文从武,投笔从戎。他心怀愤怒,决心为国家和人民讨回公道。他千方百计寻找报国途径,最终成功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并随后进入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

在航空学校期间,刘粹刚以他的努力和才华脱颖而出。他刻苦训练,飞行技术高超,成为我早期空军中的著名战将。他的射击技术尤为出色,百发百中,备受同行和上级的赞誉。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刘粹刚义愤填膺,积极要求上阵杀敌。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他率领空军第5大队参与战斗,多次挫败强敌,建立战功。从8月16日至10月中旬,他共击落敌机11架,成为全国抗战英雄之一。

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刘粹刚展现出无比的勇敢和顽强。他在长空中与敌人展开激战,无论是单机作战还是编队作战,他都身先士卒,指挥部队击落多架敌机。他成功地打退了敌机的进攻,保卫了南京的安全。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

刘粹刚的牺牲精神和战斗业绩使他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骄傲。他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起被誉为空军的“四大金刚”。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抗战历史的篇章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努力奋斗。

在刘粹刚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个英勇的飞行员,更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青年。他的故事将永远传颂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为我们提供前行的动力和信念。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