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启动的“寻找地球2.0”宏伟计划,旨在突破我们对宇宙认知的边界,其两大核心项目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未知的天际。
一、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HES)——近在咫尺的“地球镜像”
此计划的目标明确而深远——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100颗类太阳恒星中的类地行星。想象一下,这些星球中或许就有质量与地球相当、处于宜居带的“地球2.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发射的1.2米口径高精度天体测量空间望远镜将部署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通过高精度位置观测,捕捉恒星周围行星的微妙引力效应。
这一壮举不仅将首次针对近邻类太阳恒星系统开展系统性的宜居行星普查,填补国际空白,而且一旦成功发现宜居类地行星,将实现太阳系外宜居类地行星“从0到1”的突破。我们的视线将聚焦在约50颗类地行星上,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存在液态水或适宜生命条件的目标。
二、“地球2.0”巡天卫星计划——大规模普查系外宜居行星的壮举
这个宏大的计划将通过微引力透镜法和凌星法,对银河系内的类地行星进行大规模普查。搭载6台凌星望远镜和1台微引力透镜望远镜,该计划旨在发现更广泛范围的宜居行星。计划在2026年底发射的这组设备将开展长期观测,弥补开普勒望远镜在寻找类日恒星宜居行星方面的遗憾。
该计划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探测到数千光年之外的行星,而且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提高了探测效率,旨在构建最大的类地行星样本库。在国际上,这两项计划都是首次专门针对类太阳恒星宜居行星的专项探测,有望推动系外行星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地球时代”。
计划背景与挑战并存
现有的基础是大约50颗宜居带行星大多为“超级地球”,且大多围绕红矮星运行,环境恶劣。技术难点在于需要克服恒星亮度波动、行星信号微弱等干扰,实现亚微角秒级的测量精度。两项计划均属全球首创,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望未来
若计划顺利实施,中国将在系外行星探测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寻找地外生命、理解行星形成机制及人类未来星际移民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期待着这些计划能够一步步实现,为我们揭示宇宙中的奥秘,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