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重塑医疗价格体系的必要性与挑战
在广大民众的心中,医疗费用的高昂一直是一个痛点。对此,百姓普遍认为主要源于两大原因:一是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过高;二是在药品、耗材以及检查上的不必要花费太多,造成了冤枉钱的流失。当前的价格体系不仅使社会承受巨大压力,还让医院和医生面临补偿不足的困境。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即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作为一名公立医院的执行院长,我对这一政策表示热烈拥护。我认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只是在体制外的一个小范围内进行尝试。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无论公立医院选择市场化道路,还是依赖补助,最核心的问题始终在于如何运营、如何补偿。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严重扭曲,表现为“重物轻人”。与物件相关的服务,如高值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的定价偏高,而与人相关的服务价格却被严重低估。
在这种背景下,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通过卖药、高值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来补偿自己的收入。这种补偿方式低效,并导致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使社会承受沉重负担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我是一个民营医院的院长,我会通过调整服务价格来扭转医院员工的行为模式。我会大幅提高跟人有关的服务价格,控制物件相关的价格,鼓励医生、护士通过劳动赚钱,而非依赖开处方、检查单。
有人担心提高服务价格会导致整体医疗费用水平上升。实际上,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整体价格水平可能会下降。以北京朝阳医院的试点为例,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反而使整体费用更加合理。
看病贵的问题源于患者花费的冤枉钱太多。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使医院、医生、患者和社会都能接受并从中受益。这需要强有力的“搅局者”在体制外进行改革和倒逼,以推动整个医疗体系的进步和发展。的财政补贴未能填补医疗体系中的巨大缺口,于是采取了药品加成的政策以补偿医院。这种补偿机制实则低效,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虽然表面上药品加成率为15%,但实则要通过开高昂的药费才能达到补偿的目的。这让老百姓的医疗负担更加沉重,即使医疗服务价格看似低廉,老百姓依然觉得看病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保障体制的不完善,老百姓需要自己承担过高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老百姓在药品、耗材和检查上的花费过高,导致医疗成本难以承受。改革现行的价格体系势在必行。应该调整医生的收入结构,通过市场化和充分的竞争来制定合理的医疗价格和收费制度。
虽然曾尝试通过调整医务人员薪酬来改革医疗体系,但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让医生的收入更多地依赖于市场,而非。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使医疗价格更趋于合理。
有人担心非公立医院医疗价格放开会加重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但事实并非如此,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市场的份额很低,其价格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有限。而且,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下,非公立医疗机构要想生存,就必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整体而言,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价格不会提高。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尽管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上却没有自主权。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价格放开会使公立医院的竞争压力增大。公立医院在人事分配制度上的限制也使其处于劣势。院长虽然有绩效分配的权力,但工资总额却由社保部门说了算。这使得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实际效益并不显著。
现行的医疗体系改革需要更多的市场化元素和竞争机制。应该调整医生的收入结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同时改革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病有所医。对于很多人来说,初次接触驾驶,都是在驾校的训练场里开始。我也一样,我的车从未真正上路,对外面世界的道路情况一无所知。我曾惶恐地想,我是否真的具备上路的条件?我的驾驶技术能否应对真实的道路交通环境?会不会被路上的种种未知因素吓到而引发事故呢?领导质疑地问:“那么你的说法是否意味着法人治理没有价值?”我坚定地回应:“并非如此!每一条道路上的驾驶员,都曾在驾校里摸爬滚打,历经磨练。”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驾驶新手都能直接上路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在真实的道路上安全驾驶,这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安全,更关乎其他行人和驾驶者的生命。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培训和自我提升。公立医院改革亦是如此。为了真正实现公立医院的改革目标,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我们需要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将医生护士的劳动技术价值充分反映出来,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如药品费用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等。我们要鼓励医生依靠技术和劳务来获得合理的收入,并推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公立医院作为市场主体,拥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品牌优势,更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除了服务价格体系的优化以外,公立医院还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医务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水平,防止人才流失。公立医院也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这不仅仅体现在治疗技术方面,更要关注病人的需求和体验。新闻方面尚未有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