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战火后的乌克兰城市-房塌桥毁

一、建筑损毁情况

在俄乌冲突中,建筑损毁成为了最为直观的体现。特别是在某些关键地点,遭遇导弹袭击后的场景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克里沃罗格,一家酒店于2025年3月5日遭受俄军“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的袭击。这导致整个建筑严重损毁,内部几乎完全坍塌。不仅如此,袭击的波及范围还涉及到了周边14栋公寓楼、邮局、文化中心以及大量的车辆。类似的场景在赫尔松、西维尔斯克等地也频繁出现。居民楼部分倒塌,救援人员需要在废墟中搜救受困的居民。部分城市由于持续的炮击,已经变得如同空城,只剩下残垣断壁。

而在基辅的爆炸袭击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建筑的严重受损。在爆炸的冲击下,大量建筑的玻璃被震碎,墙体开裂甚至倒塌。交通因此全面瘫痪,电力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顿巴斯地区的状况更是令人心痛,整个地区已经呈现出了千疮百孔的状态。建筑的残骸遍布,民众被迫栖身在地下室以躲避持续的炮火。

二、桥梁与交通设施损毁

桥梁和交通设施的损毁对于战区的民众来说,同样是一场灾难。为了阻滞对方的推进,双方军队都会采取破坏桥梁的策略。

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于2025年3月3日主动炸毁了洛尼亚河上的两座公路桥——哥萨克洛克桥和扎奥列申斯基桥。而在伊尔平河,桥梁在冲突初期就被乌军摧毁,以延缓俄军攻势,导致平民不得不冒险通过临时通道撤离。这不仅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和混乱,也使得战区的救援和物资运输变得异常困难。战后,乌克兰需要重建数千座桥梁以及大量的道路和港口,预计耗资将超过万亿美元。现有的损毁桥梁已经严重阻碍了交通和物资运输。

三、人道与生存危机

随着冲突的持续,前线城市的居民正面临着人道与生存危机。像莱曼、波克罗夫斯克这样的城市,住宅区已经沦为战场。无人机的袭击频繁发生,医院接收了大量的重伤人员。居民长期依赖地下室避难,生活变得异常艰难。电力时断时续,生活物资变得匮乏,只能靠慈善组织或外部援助来维持生活。整个战区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氛围中,人们渴望和平,期待这一切能够早日结束。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多源信息,反映了截至2025年3月9日的乌克兰城市损毁现状。)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