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新通知
近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针对公立医院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通知强调了2012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医保、办医等多方面的联动改革。
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补偿机制
通知指出,试点城市要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办医责任等综合性措施,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发挥医保的补偿和控费作用,建立复合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降低群众个人负担。
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通知强调,公立医院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合理区分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推进院长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院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医院服务能力、运行绩效、患者满意度等。
三、以改革促发展,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00个左右的县(市)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试点县级医院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响应,确保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这不仅是对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对广大患者福祉的积极保障。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能够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知还强调了发挥医保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付费机制的建立,更好地保障患者权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这次公立医院改革旨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的实施,推动公立医院向更加公益、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我们期待各地积极响应,认真执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深化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支援合作
为了满足县域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我们必须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支援工作。根据县级医院的实际水平,我们计划性地开展支援行动,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此,我们建立起了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师和管理人员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卫生行政部门对这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
为了提升县级医院的核心能力,我们将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加强县级医院的建设。我们致力于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让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内得到妥善治疗。将在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并让这些医院至少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每年,我们将选派不少于3名医师到三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同时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我们还将推广应用适宜的医疗技术,放宽相对成熟技术的机构准入条件,编制县级医院的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系列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我们将继续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服务为导向的医疗环境。我们将继续推进“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并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我们将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所有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都将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为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将完善医院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通过人员绩效考核,使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医疗服务质量、数量等挂钩。我们将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继续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在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我们将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控制医疗资源增长和大型医疗机构单体规模扩张。我们还将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多管齐下,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和实践,为建设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贡献力量。公立医院改革:创新服务与多元办医并重
为了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立医院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其中,创新服务方式和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成为改革的两大重点。
在创新服务方面,日间手术和延伸护理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服务模式的开展,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日间手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减轻患者的负担;延伸护理服务则能够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些创新服务模式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也降低了医药费用,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了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各地正在积极制定实施细则,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举办发展一批非公立医疗机构。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放宽准入范围,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境外优质医疗资源等举办医疗机构。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评估工作,国家正在细化措施,加大力度,落实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支持政策。推广地方的成熟改革经验,加强政策培训和对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的认识。试点城市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在不断加强,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地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政策保障。积极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的舆论氛围。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强政策保障和积极宣传引导,才能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进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