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户询问关于基金时,AI与新能源的成为基金经理们热议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AI技术的兴起如同新崛起的浪潮,引领着新一轮的投资纪元。而新能源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投资领域,也备受关注。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基金经理们的观点。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引发了科技行业的热潮。许多基金经理对AI的发展寄予厚望,认为它将引领一场科技革命。景顺长城的杨锐文就是其中的一位坚定看好者。他认为,无论是AI主线还是安全主线,都指向了科技创新的巨大市场机会。GPT的出现如同一场平地惊雷,点燃了新一轮的科技热情。随着GPT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将不得不卷入这一轮AI的大潮中。杨锐文还表示,GPT的大爆发也将加速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探底反转进程,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自立自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溯历史,互联网浪潮和电动车变革带来了众多的投资机遇,但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哪些明星公司能够真正成长为行业的巨头并非一目了然。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二级市场投资人更倾向于寻找那些从1到10的确定性机会,同时也不忘关注最前沿的技术变化,等待机会的来临。
当前,新能源板块成为市场的焦点。经历了前些年的高歌猛进,如今新能源行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那些曾经凭借新能源拿下“三冠王”的基金经理们,如今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例如赵诣,虽然一季度基金净值微涨,但他对新能源的未来依然保持乐观。
赵诣指出,新能源行业经过前两年的扩张周期后,供给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下跌,全产业链进入去库存阶段。这不仅意味着终端产品的成本将大幅下降,还将为终端消费者带来实惠。随着产品价格的逐步企稳,更低的价格将激发更大的需求。而在全产业链库存较低的情况下,有望进入新一轮的需求提升和补库周期。对于头部公司来说,这轮降价周期无疑是一次压力测试,而它们的表现令人鼓舞。考虑到产业链公司股价的大幅调整以及估值处于底部,对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前景,赵诣表示越来越乐观。
再看看其他几位基金经理的观点。郑澄然仍然重仓光储板块,他认为光伏、储能等产业趋势仍在,长期价值凸显。而陆彬则从左侧价值派的角度看到了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他指出,虽然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后出现了竞争态势的变化,但新能源产业的生命周期仍然很长,不少细分板块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经过市场的调整,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凸显。
张坤在季报中给出了关于投资的新思考。他强调投资的积累性,认为如果以一生为投资期限,追求长期的复合回报,那么可积累性就是最重要的保障。他也提醒投资者要识别好公司的真正价值,好公司仍然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可观的回报,但前提是估值合理。
至于人工智能基金的前景,虽然当前市场对其有所冷落,但新技术的崛起和变革总是伴随着市场的波动。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其进展,并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行业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机会与挑战并存。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这是每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