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唐三彩的主要颜色有哪三种(唐三彩是哪三彩)

《唐三彩:古瓷新颜》

作者:丁艳采访整理,讲述人:张艺鹏,河南洛阳绞胎三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匠心】系列报道之唐三彩篇

唐三彩,这个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名词,究竟代表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南洛阳绞胎三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艺鹏先生,为我们讲述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辉煌历程。

张艺鹏先生位于邙山陵墓群核心区的村落,早已因仿唐三彩而闻名遐迩。作为这项技艺的第七代传人,他从小便沉浸在父亲烧制的三彩唐装世界里。那炉火旺盛、色彩斑斓的窑洞,早已成为他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画面。

唐三彩,是唐代烧制的一种彩釉陶器,得名于其独特的釉色——黄、绿、白。但这三种颜色背后,隐藏着无数工匠的心血和汗水。从选材到成型,再到翻模和烧制,整个过程共有72道工序。其中选料尤为关键。唐三彩需经过两次烧制,首次烧制的胚体需选用质地坚实的碎石和黏土混合制成,这样的材料才能让成品在后续的釉料涂抹与二次烧制中展现出更为鲜艳的色彩。为了寻找合适的石料,张艺鹏先生常常奔波于各个石头厂,有时甚至亲自深入矿坑挖掘。

塑形是另一个考验手艺的环节。以三色马为例,每一匹马的身形都要比实际身高略长,整体线条流畅且充满力量感。尾巴短小精悍,体现出肌肉的紧致与力量。最考验工匠手艺的则是马头部分,脖子的倾斜程度、嘴巴的开合角度都需精细入微。一个完美的唐三彩作品,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才最终诞生的。

在继承与创新中,张艺鹏先生尝试将传统的三彩烧制技艺应用于当代艺术创作。他希望这一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唐代工匠在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新出了独具特色的唐三彩,而今,张艺鹏先生正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和韵味。

如今,唐三彩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那独特的釉色、细腻的线条、充满力量的形态,都让人为之倾倒。而背后的故事和工艺更是让人感叹不已。正如张艺鹏先生所说:“It仿唐三彩不容易。”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无数工匠心血的结晶。

让我们为这些默默耕耘的工匠们点赞,为这一传承千年的工艺喝彩!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艺术瑰宝。唐朝的三种颜色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国陶瓷史中,成为永恒的经典。让我们期待更多精彩的作品在工匠们的手中绽放光彩!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