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东北全面振兴正夯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东北振兴:跨国资本的信任票与自我革命的营商环境优化

随着德国宝马集团增资30亿欧元在沈阳新建工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在盘锦携手中国企业建设超千万吨级炼化基地,嗅觉灵敏的跨国资本正纷纷大手笔布局东北。这一连串的动作,无疑是给东北经济投下的一张张“信任票”。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压力与挑战,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的经济形势一度严峻,但在国家的全局发展中,东北地区依然举足轻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从《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赴东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都为东北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东北地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思想,正在全力推进东北振兴。这其中,营商环境的优化成为关键。曾经的“投资不过山海关”已经成为过去,如今的东北三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优化营商环境。

从黑龙江的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追加投资,到大连恒力炼化一体化特大项目的快速建设,无不体现出东北营商环境的巨大改善。对此,企业负责人竖起大拇指点赞。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东北三省采取了多种超常规措施,如创设专门机构、法治建设、流程再造等。不仅如此,针对“新官不理旧账”等顽疾,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法规条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投资者提供公正、透明的政务环境。

“如果投资者遇事就要打点、办事就要找人,这样的政务环境何谈廉洁,又何谈高效?”黑龙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办事不求人”真正落到实处。吉林则以“只跑一次”改革为重点,全力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的良好环境。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跨国资本对东北的信任并非盲目,而是看到了东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动力的决心和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北三省正以新的气象、新的担当和新的作为,全力推进东北振兴,书写新的时代篇章。东北地区在改革春风中的新气象

辽宁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七破七立”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项目管家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全省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顺利推进。黑龙江省委和吉林省委也都在新年伊始强调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资本的嗅觉最灵敏。随着东北营商环境的改善,众多企业纷纷投资东北,投资项目纷至沓来。华晨宝马新工厂在沈阳加紧建设,大连英特尔二期、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一期已建成投产。

东北地区在国企改革上更是跑出了加速度。中国一重集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仅用8个月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也使得东北制药集团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东北地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汽集团“三供一业”移交协议的签订,以及吉林省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启动,都标志着东北地区在解决国企包袱上的决心和成果。

改革赋能添动力,东北三省国企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辽宁省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同比增长,黑龙江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龙煤集团从巨亏到盈利。吉林省属国企也实现了良好的业绩。

这场改革不仅让东北地区的国企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人们对东北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东北地区凭借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片热土上,一股全新的气息正在蔓延,那就是改革的气息,发展的气息。

东北地区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期待着东北地区的未来更加美好,期待着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在改革的春风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浩瀚的星空之下,一场国企改革的风暴正在激荡。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惠莲感慨道,这次国企改革的力度之大,空前未有,多年来一直期盼的混改、厂办大集体改革等难题,如今已真正实现了突破。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吉林一号的卫星在太空中闪耀着光芒,见证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崛起。

遥记那日的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的壮丽景象。目前已有十四颗吉林一号卫星在太空中组网,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行业提供宝贵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贾宏光信心满满地透露,今年公司的订单金额预计高达五亿元。

五年前,一群来自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初创团队,勇敢地放弃了编制,投资入股,成立了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长光卫星公司。他们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开创了中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在这片创新氛围浓厚的长春新区,已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的吉林,早已超越了延续多年的汽车与石化两大传统产业的束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依赖单一的产业结构,要做好加减乘除,坚持创新引领。在这片热土上,每一个企业都在用实际行动响应这一号召。

新松机器人公司的洁净机器人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受到了国内企业的热烈欢迎。沈阳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去年新增了十二家机器人企业,实现了九十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而在齐齐哈尔的中车齐车公司,他们的铁路货车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率,一季度就赢得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单。

东北三省正在将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振兴的核心力量,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新字号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字号产业也在改造升级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让科技创新的力量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承诺才不是空话,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底气也将更加充足。

如今,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悄然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数控机床、机器人产业、卫星应用产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已形成一定优势,有效改善了东北地区偏重化工型、资源型、传统型的经济结构。这些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东北振兴的新支撑。

东北振兴的道路如滚石上山,既需要紧迫感,更需要持之以恒抓创新的战略定力。正如一位省级经济部门的当地干部所言,东北经济已经见到了曙光,只要我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离透亮的日子就会更近。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东北振兴的生动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东北地区的崭新面貌和无限潜力。《》2019年11月20日 01 版报道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