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已迈入高龄社会,每七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超过65岁,其中高达三成者为独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银发族。开业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提醒,长期疏于关心长者,未适时给予身心支持照护,就可能让「银发族孤独症候群」找上门!
盼天伦之乐却沦为「顾孙工具人」 阿嬷罹患「银发族孤独症候群」
75岁的杨奶奶(化名),半年前丈夫去世后从南部乡下北上,与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同栋不同楼层的社区大楼,平日因儿子夫妻工作忙碌,便帮忙照顾一岁大的孙子,也天天煮好晚餐,等他们下班一起吃饭。初期儿子跟媳妇陪她用餐了几次,后来就常以在公司吃过为由婉拒,接了孙子就走;假日想找人出游,儿子一家三口也总是自己出门,加上与左右邻居都不熟悉,杨奶奶经常独自一人在家。
一个月前,杨奶奶开始出现心悸、喘不过气来的症状,至心脏科就诊却找不出原因,后来更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还不时对人抱怨「自己只是被利用」、「都没人要理我」等负面话语,原本温和的脾气也变得暴躁,儿子才赶紧带她到精神科诊所求助,经确诊罹患了「银发族孤独症候群」。
长期孤独感累积 身心失调恐提高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机率
精神科诊所院长杨聪财医师表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改变,不少银发族必须面临子女离家的孤独感,若又加上伴侣去世、疾病缠身等影响,没有家人陪伴关怀或对外的社交生活,就容易引发「银发族孤独症候群」。不仅会产生忧郁、焦虑、愤怒或睡眠障碍,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伤、伤人行为。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大脑也会分泌过多压力贺尔蒙「可体松」,抑制免疫系统作用,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症的机率。
治疗双管齐下 经营「四老」有助正向交互关系
杨聪财医师指出,「银发族孤独症候群」的治疗会先以药物治疗改善忧郁、失眠等症状,再透过负面情绪障碍指数评估,找出导致孤独的成因,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纾缓患者负面情绪,早日恢复正常生活。银发族要想真正远离孤独感,除了找到生活目标、培养兴趣,也建议经营「四老」:老友、老伴、老狗与老本,以增进正向交互关系,或是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大学课程,结交同好朋友,让生活更丰富有趣。
重视银发族身心健康 定期关怀问候避免引发身心问题
「孤独已是这世界的显学」从英国设置「孤独大臣」、印度成立「幸福部」就能窥见,银发族身心健康已然是全球关注重点。杨聪财医师提醒,为人子女者应时时关怀家中长辈,即便没有住在一起,也可透过电话、视频交流问候,更要随时留意长辈的身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像是情绪低落、拒绝外出或找不出病因的症状,长达2-4周以上,就应及早寻求专业医师协助,避免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身心问题。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