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连续假期即将到来,但近日在南部地区却接二连三发生独居长者因重度忧郁症,想不开跳楼自杀案件。精神科医师表示,老人忧郁症可以治愈成功,当发现身边的老人出现轻微忧郁倾向时,如果可以及早发现,并施予合适的治疗,将可使自杀不幸降到最低。
老年忧郁症常伴随多重疾病,往往因被忽略老化现象,而延误治疗。
奇美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蔡冈廷指出,老年忧郁包含重郁症、轻郁症、低落性疾患、适应性疾患等。在一般老年人口中,忧郁症的发生率约为7%左右,若加上复发率,则接近20%,女性忧郁比例较男性高,而医疗机构住院中的老年人盛行率更高达30%左右。
临床发现,老年人罹患忧郁症时,比较少表达忧伤或情绪低落,反而经常会抱怨身体上的不适,例如头晕、疼痛、胸闷或肠胃症状等。而且老人家经常罹患其他慢性疾病,导致忧郁症状被其他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或是被误认为是正常老化的现象,延误忧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某些药物也可能造成忧郁的副作用,尤其使用多种药物的老人家更提高了忧郁症的危险性。忧郁症若未适当治疗,病程可持续数年,并造成功能退化、生活品质变差、原有疾病恶化等,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方式】
1.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多种形式。心理治疗的效果与药物治疗大致相似,约有45~70%的病人可获得改善。
2.运动散步或有氧运动可改善轻至中度的老年忧郁,但通常得合并其他疗法方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需要维持12周或更久才能见效。在老年病人,开始时多使用单一用药,但通常只有40至65%的病人可达到适当的效果,此时方考虑换药、合并双线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症状缓解后,仍应继续使用维持剂量至少6至12个月。若太早停药,复发率最高可达70%。
医师强调,忧郁症其实并不难察觉。人生有高低起伏,偶尔情绪低落在所难免,但若老人家出现忧郁情绪,且对平日嗜好也失去兴趣,持续超过2星期,那就得特别注意了。此时应尽早就医,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