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别当「小忙孩」 破除孩子焦虑状态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文╱李岳霞

现代小孩除了肥胖问题,心理不平衡的状况也令人担忧。据《时代》杂志网络新闻报导,美国国家心理卫生信息中心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平均每4名小孩中就有1人确诊有焦虑问题。这些小孩怕的不只是半夜会有怪兽从床底下跑出来,他们不敢跟父母分房睡、怕水怕到不敢游泳或洗澡、害怕犯错以至于不能在学校里正常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焦虑就像警觉系统,人有警觉心(好比过马路留心车辆)是好的,但不管是成人或小孩,都需要间歇性「警戒解除」这种放松状态,如果我们随时都处于戒备模式,焦虑就永不止息,不需焦虑时也无法放松。

如果把焦虑写成数学公式,就是把所有让我们忧心的事物加总,减去我们能够解决的事,得出的数值就是焦虑的程度。这个算式可以帮助我们看见为何有愈来愈多小孩感到焦虑。

尽管少子化,「好学校」变得更竞争,课业压力更大,小孩的行程也被排到满档。父母这方,担心生计、家人平安健康,也担心在这个只有输赢的社会下,只有少数小孩有机会成功,而自己的小孩可能没那么幸运。

现代人的焦虑有增无减,但缓解焦虑的机制却在式微,小孩在户外活动探索大自然或跟邻居小孩玩耍的时间都远远不够,也没有足够的留白时间放空、整理吸收他的感受与经验。更糟的是,因为大人「怕小孩无聊」,老是在动脑筋帮小孩找事做,孩子只得卖力配合演出,参与各式活动,忙到没时间无聊。

就这样,父母不知不觉把自己和小孩都逼入焦虑的绝境,没有认清希望小孩「学业表现好、又要永远开心、很有创造力、人缘又好」这样的心愿是不切实际的,一定会为孩子带来难以处理的焦虑与身心透支。

别当「小忙孩」 破除孩子焦虑状态

想要破除焦虑的魔咒,父母一定要先有能力觉察自己的身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查看自己如何处理焦虑。有时父母很矛盾,一方面对孩子说「如果你不想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你可以不用去」,但若发现小孩没有玩伴或好友,父母又很煎熬,担心孩子有人际障碍。

身为父母,我们得尽力把焦点放在焦虑、担心和害怕的反面,我们得创造更多放松与在户外活动筋骨的时光,容许孩子能在好玩、安全但看起来仍有点刺激的地方进行小小冒险。与其大声说出我们的害怕,在孩子面对障碍、恐惧时,轻轻拍他的肩头或给他一个拥抱,对他们的帮助更大。我们得学会「相信」的力量,相信小孩的韧性,相信这世界是能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的地方。

※若孩子经常出现以下状况,他可能需要更多「暂停」与独处时间

没有无所事事的时候当你闭上眼,脑海中的孩子不是在写作业、练琴、就是在赶场上才艺课。

像个小老人虽没驼背或长白头发,但看起来没精神,老是喊累、头痛、睡不好。

连最喜欢的冰淇淋或偶像都不爱了好吃的东西吃再多会腻,过多活动也会变得不好玩。

成绩退步课后活动和学校作业打架,功课做不完,也没时间好好准备考试。

家用车变得像家中一员。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几乎都在车上度过。

孩子经常闷闷不乐或焦虑过多学习与活动,反而容易让孩子没一样学得好,而更觉得挫败。

好久没看到他的麻吉来家里玩。

家庭晚餐已成历史孩子要练团、补习,没空在家里吃饭,甚至常在车上解决晚餐。

孩子变得很倚赖老是等你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能自己决定或行动。

你自己也好累厌倦总是为孩子的活动在「乔时间」,甚至想到今天孩子得干么就觉得烦。

推荐阅读

终结妈宝!4提醒,别错爱了孩子 夫妻教养不一致,怎么办? 破除三迷思、掌握四原则 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更多精彩报导,请见


  该文章《别当「小忙孩」 破除孩子焦虑状态》由网友『心软是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