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过动还是好动?医吁诊断后决定是否服药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平平今年就读国一,从小一开始生活中小问题就不断,不管是作业没带回家、上课不专心、和同学相处不好等,常因上课状况不佳被罚不能下课而屡见不鲜,平平被迫冠上不好的标签,联系簿上更常是满满红字,就连身为国小老师的妈妈都快抓狂。在医师诊断后认定罹患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经治疗服药过后,鼓励他发挥爱讲话的专长,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荣获名次,也让他重新获得肯定、更添自信心。

患有注意力不集中过动症的平平(右),张学岺医师(左)表示,经过治疗服药后表现优良。(照片/杨森药厂提供)

根据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针对国小、国中老师进行1,337份问卷,发现多数老师希望这群ADHD学童转班,也认为与教养有关,多数老师认同就医,却不赞成服药。医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儿童心智科医师张学岺表示,从问卷中发现老师表示教过的ADHD学童比例低,这显示老师可能将好动与过动症混淆。

现今医学已确知ADHD是一种脑部发育的疾病,一般人常不知如何区分好动与过动症,张学岺指出,通常好动的小朋友能够在分心与冲突之后,经过纠正就可以回到正常状态;过动症患者则是在分心与冲突过后,已经超过他能应付的生活,甚至已经影响功课或生活作息,但建议应透过问卷或评量工具,进行病况诊断,确诊后再决定应怎么做。

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有5到7%的学龄儿童患有ADHD,约有20多万的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扰,男童的罹病率又是女童的3到4倍,若以现在每班20多人换算,每班至少会有两位ADHD学童。

张学岺进一步表示,过动症孩童若不及早诊断,除了会出现学习效率差、自信心低落、被同侪排挤、更有可能受到过份的体罚,若持续置之不理,长大成人后犯罪、车祸的比例也都比一般人高。

过动症患者容易具有冲突与注意力不集中两大特质,国小一到三年级是黄金治疗期,经医师确诊后服药治疗,有助于帮助生活中减少冲突、以及加强注意力的集中,但如果是好动的幼童,脱序的行为通常是因为兴奋或出于某种动机所致,通常只要做一些行为规范或劝导或教他怎么管理自己,应该就会有所改善。


  该文章《过动还是好动?医吁诊断后决定是否服药》由网友『初释衷年』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